按照杜瑾的想法,第一要家境中等的,经历了王义的算计,杜瑾觉得是人穷志短的原因,再找不能要太穷的人家。
第二要家里兄弟姐妹多的,多了证明她母亲好生养,女儿随母,应该也不会差。
第三要性子好的,到时候要过继孩子给姐姐,她不能吵闹着不行。
赵媒婆知道杜瑾家里没有父母,唯一的姐姐已经出嫁,家中是自己做主,提的这些条件在赵媒婆看来就不叫事,谁家找媳妇闭着眼找的?有这些条件的多的是。
“厚宽里孙屠户家,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十七,长的花容月貌,温柔贤良,若与她家成了亲戚,这猪肉是不愁吃了。”
杜瑾初一听挺好,“十七?她为何这么大还没许人家?”
“咳,她之前说过一门亲事,大小定都过了,中秋男方来她家送礼,一高兴喝多了点,回去的路上跌水沟里淹死了,这不退了亲。”
叫四个大舅哥灌醉了,出了事聘礼全退了,还赔了一百两银子。
杜瑾吓了一跳,“不行不行,我酒量也不好,三节两寿的送礼免不了喝酒,万一也喝醉了怎么好?”
“城北王秀才家,他家开了一个私塾,家境尚可,其夫人生了三个女儿三个儿子,大女二女均已出嫁,三女今年十五,刚及笄,容貌秀丽,做的一手好菜,与您堪堪相配。”
“南城杨寡妇家,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女十六,她家开的豆腐坊,家里不愁吃穿,她从小就跟着娘做豆腐,点豆腐的手艺不错。”
“城外李家村李员外家,家有五百亩良田,五个女儿两个儿子,三女今年十五,四女十四,都是温柔娴静的性子。”
介绍完了,赵媒婆看向杜瑾,“杜少爷觉得哪个合心意?我去给说合。”
杜瑾一时觉得难以抉择,“我,我与姐姐商议一下如何?”
“是该与陈夫人商量商量,毕竟娶妻是一辈子的大事,若商量好了杜少爷派人去与我说一声,我去安排相看。”
杜瑾把赵媒婆说的人家都记了下来,拿给杜敏看,“姐姐,你觉得哪家好?”
杜敏接过来看了看,“怎么这么多?你中意哪一家?”
杜瑾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李员外家如何?他家有两位适龄女子。”
“一个十四,一个十五,相差只一岁,不是一个娘生的?”
杜瑾没想到这一层,“怎么会?我与赵媒婆说的是好生养,不是一个娘的,算不得好生养吧?”
杜敏无语,“你怎么会想到要好生养的?你打算要多少孩子?”
“我,多生几个不好嘛,兄弟姐妹多了没人敢欺负。”
杜敏以为他是太孤独了,所以才想多要几个孩子。
杜敏认真的跟他探讨,“你好歹是个秀才,娶个妻子至少能跟你说的上话才行,我不是看不上寡妇家,只怕她不认字,到时候与你没有话说。”
“李员外家,两个儿子,五百亩良田,只怕给不了多少嫁妆,尤其是,这两个女孩儿年龄太近了,我怕有一个庶出的,当然,
第391章 长姐为母十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