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一旦波兰彻底平定下来,大明帝国下一个目标就是神圣罗马帝国,这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的。
而且,北有丹麦、荷兰卡在腰上,西有刚刚战败的奥斯曼帝国正在舔舐伤口,怎么看神圣罗马帝国这艘破船就要沉了。
对于这些人的到来,朱由校自然是欢迎的。如果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敌人的领土和人口,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这些年,在欧罗巴,大明帝国的老兵每年都在5%的速度下降着。这并不是战斗减员,而是年龄到了退伍的岁数。当然,为了不增加国内的经济压力,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原沙俄领土,随处都可以安置这些老兵。
随着老兵的退伍,如今的在欧的陆军和海军,欧罗巴兵员最少都有5%左右的规模。
朱由校的海纳百川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对于四大帝选候国,朱由校开出的条件非常丰厚。他表示,愿意册封四位君主国王的封号。并允许他们自由选择是否愿意加入大明帝国。作为交换条件,他们的王国只要存在一天,都必须为大明帝国开疆扩土,永世尊大明帝国为主。
通俗的话解释:我给你王位,你喊我爸爸。
如此的条件,这些国家的君主自然不会拒绝。
然而,在众多来访的客人中,有一个名叫米克洛什·兹林伊的人,却受到了朱由校的亲切接见。
对于这位民族主义者,朱由校内心深处其实并不喜欢他。毕竟,如今的大明帝国疆土辽阔,据估计已经有三四千万平方公里之广,其中包含了上千个不同的民族。如果每个民族都像米克洛什·兹林伊这样闹独立,那么朱由校又该如何去镇压呢?
朱由校深知,单纯依靠武力来解决问题并非长久之计。就像前两年的波兰一样,尽管帝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总会遇到一些顽强抵抗、不肯屈服的人。而且,总不能将所有反对者都杀光吧?这样做不仅会引发无尽的仇恨,还可能导致某一天他的某个子嗣遭到刺杀,到那时,他又能找谁去讲理呢?
因此,随着大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张,年过半百的朱由校心态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他开始意识到,仅仅依靠武力是无法真正实现长治久安的,还需要以德行来感化人心,让各个民族心悦诚服地接受大明的统治。
在交谈中,朱由校发现,米克洛什·兹林伊不光是一位难得的将帅之才,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诗人。
几天之后,米克洛什·兹林伊满意而归。
随后的三个月时间里,无数打着大明帝国商队旗号的运输队,将一车车粮食、布匹、军火运往了巴尔干、匈牙利地区。
半年之后,也就是天启四十三年(1663年)6月,未来史学家称之为“巴尔干之虎”的米克洛什·兹林伊举起了义旗,率领着六万巴尔干民族独立军拳打神圣罗马帝国,脚踢奥斯曼帝国,为后来成立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喜欢。
第702章 南联盟提早300年显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