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也就是所谓的“新门阀”的寒门家族,实际上寥寥无几。
更多的情况是,那些士绅阶级即便换了一身行头,依然能够轻而易举地为官,即便是改朝换代。然而,就在他的手中,科举制度被彻底终结。从此,知识不再是士绅阶级的专有特权,而是转而成为朝廷手中最为锐利的武器。
在这个时代,国家的概念以及读书人为何读书,首次得到了明确的界定。人们开始明白,所谓国家,是先有国而后才有家。这个观念对于士绅阶级的冲击之大,实在难以想象。从此以后,读书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老爷,而改朝换代也不再是士绅阶级独善其身的法宝。
这将会给多少平民家族带来福祉呢?目前来说,还难以确切知晓。然而,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却能够通过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在未来,人人皆有机会为官的场景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然而,这一变革对于皇权至上的封建时代所产生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要知道,皇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存在。他被视为昊天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是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然而,一旦科举制度被打破,知识得以广泛普及,那么随之而来的新思想和新变局,是否会引发其他意想不到的后果呢?这一点,无人能够预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此以后,天下将不再是皇帝与士绅共同治理的和谐局面。
皇帝,这位曾经神秘的天子,未来或许也会逐渐沦为一个普通人。而当皇帝失去了那层神秘的光环之后,他是否还能被称之为皇帝呢?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六月中旬,朱由校下旨,彻底放开言路。
六月末,在朝野还在议论皇帝下达的旨意究竟是何深意的时候,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报纸《大明时报》在北京城出版了。
报纸上不光记载了广泛的国家政策,垦荒队在北美大陆又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矿产,以及大明帝国的军队又在哪里打了大胜仗。不光如此,这份报纸还新奇的记载了朝廷很多辛秘之事,特别是皇宫中的趣闻。
比如超级大新闻,皇帝朱由校某日又被蒙古出身的庄妃赶出了永福宫,原因竟然是皇帝发了一句牢骚,说什么永福宫飘荡着一股羊骚味。
好嘛!原来皇帝也和常人一样,也会被自己的老婆赶出家门。
新鲜!太新鲜了!
在《时报》刊发报纸的第二天,朝廷的咽喉《邸报》也刊发了最新的国家政策。
那便是,内阁通过了一项新的决议,公开承认政党的合法性。
没错,天启朝被打压的东林党,被东林党封杀的齐党、浙党、楚党,都可以光明正大的死灰复燃了。
这一消息的公布,彻底让朝野震惊。
不明真相的学子以及幸存下来的士绅阶级,无不是议论纷纷。
洪承畴这个皇帝的马前卒,究竟在酝酿什么损招呢?
喜欢。
第565章 大变前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