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6章 朝鲜纳入帝国版图[1/2页]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由校竟然如此兴师动众、劳师远行,仅仅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求一门亲事!这一举动犹如巨石入水,在大明帝国朝野上下引起轩然大波,众人无不为之震惊。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朝野,不仅让朝廷官员们议论纷纷,更让普通百姓们也开始关注起这件事来。在百姓们的传统观念中,大明帝国乃是天朝上国,而其他国家则被视为蛮荒之地。尽管近百年来,不断有欧罗巴人乘坐着巨大而陌生的船只来到大明帝国寻求财富,但这也仅仅只是让一部分士人和百姓开阔了眼界而已。
     然而,朱由校的这个举动却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让更多的人开始深思皇帝此举背后的深意。作为仕林代表的范文程和洪承畴,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他们纷纷行动起来,开始为自己的子女精心挑选合适的婚事对象。
     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欧罗巴王室、贵族子女前来大明帝国留学,这也为范文程和洪承畴等人为首的“帝党”要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王室子女们,不仅拥有高贵的血统,更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无疑给大明帝国的婚姻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人们对未来的婚姻充满了期待。
     对于和大明贵族结亲这件事,那些来自欧罗巴贵族出身的留学生们简直是梦寐以求。毕竟,他们各自的“国家”与恐龙级别的大明帝国相比,简直就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面对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他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这种不对称的结亲呢?
     要知道,在这些留学生的眼中,那些富得流油的大明贵族简直就是财富的象征。随便一出手,他们所给出的彩礼和嫁妆都能抵得上这些留学生家族历经千年以上才能积累起来的财富。更不用说,很多留学生的家族历史不过才区区百余年而已。能够存世超过两百年的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何况是千年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高官达贵纷纷效仿朱由校,与西方各国的贵族联姻。这种中西结合的婚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于大明本土,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尚。
     而这一现象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随着越来越多的大明贵族与西方贵族联姻,中西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特别是以衍圣公为首的孔家儒学和孟家儒学,更是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主力军。这些经过深度加工的中原文化,通过婚姻的纽带,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了遥远的欧罗巴大陆,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不是因为第 65 代衍圣公孔衍桢年纪尚小,只有 14 岁,朱由校恐怕都要按捺不住亲自送他前往欧罗巴进行文化传播的冲动了。毕竟,对于两个世纪前刚刚完成文艺复兴的欧罗巴来说,这些来自古老东方的文化将会带来怎样的冲击,朱由校实在难以估量。
     然而,他心里却很清楚,后世白人至上的时代里,各国纷纷设立的孔子学院给西方有识之

第546章 朝鲜纳入帝国版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