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自然是来自吕宋那几个家族族长联袂给朝廷写的陈情书。
信中描述了华人在吕宋的艰难求生状况,他们不光要与天斗,还要与殖民者、土人斗。作为殖民者,他们眼中的华人就是一群韭菜,只要是土人不满了,亦或者他们觉得是时候收割一波了,就会对当地的华人动屠刀。
这种情况不光是吕宋有,在离大明更远的爪哇群岛,此类事件也不定时会有发生。
朱由校看到这里,心里沉甸甸的。在后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排H。之所以这些国家动不动就干这种缺德的事情,无非就是财富不均衡,且他们都将这件事推到了汉人的头上。
前世作为愤青的他,每每想到此事,恨不能提刀杀到那个鸟国家,但终究是苦于自己只是个老百姓,没有任何能力去帮助在外的汉人。
可现在并不存在这个问题,他背靠大明,又有上千艘大小舰只,这些力量足够自己为在外的汉人筑起一座坚固的城墙。
更何况,他早就看瓜哇岛的荷兰人以及吕宋的西班牙人不顺眼了。
早在两年前就该远嫁葡萄牙的六妹朱徽妍,一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之所以拖了两年,一个自然是傅懿太妃舍不得自己女儿远嫁欧罗巴,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朱由校准备给妹妹的嫁妆还未准备好。
而此时的若昂正跨越远洋不日即将抵达明朝,而他此行的目的便是迎娶大明皇帝的妹妹,宁德长公主朱徽妍。
作为葡萄牙复国的目标,西班牙便是他的敌人。收到这封信之后的朱由校便决定了,将西班牙彻底赶出东亚作为另外一份嫁妆送给他的妹夫。
于是,天启七年正月初六,还沉浸在喜庆的春节的在京重要大臣被朱由校一道圣旨招入上书房。
朱由校将此信交由了徐光启等人一一看过之后,兵部尚书孙承宗率先发言,他说道:“启奏陛下,凭这叛逃国外之民的一封书信,便与一个跨洋大国轻启战端,此举风险太大,收益太小,实为不妥之举。且,如今北边察哈尔部磨刀霍霍。在朝后金余孽还未彻底剿灭,国内粮食歉收。加上两线同时开展乃兵家之大忌,望陛下三思。”
孙承宗的观点,得到了部分大臣的支持。不过很快,兵部右侍郎孙传庭站出来表示了反对意见,他先是微微向孙承宗表示了歉意,随即开口道:“臣与孙尚书持有不同看法。臣以为,教案过去才一年,列位大人莫要忘记,这耶稣会的背后就站有西班牙人,荷兰人。之所以我朝一直隐忍至今,并非是怕了他们,而是北有强敌需要征伐,内有忧患尚未解决。如今,后金已灭,北方察哈尔跳梁小丑尔,以我朝北方军力之盛,可轻易收拾这伙蒙古人。何况,臣以为征讨南方之吕宋,不用轻动北方之军力,仅靠南方诸省之军队,便可轻易拿下吕宋。”
&nbs
第333章 剑指东南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