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的军备力量。
尽管此时这支重新焕发生机的军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但朱由校深知不能操之过急。他心中十分清楚,如果贸然将这六万人马直接拉到前线去经受战火的洗礼,那么在尚未抵达战场之前,究竟还能剩下多少可用之人实在难以预料。因此,在做出进一步决策之前,他必须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
除了那令人瞩目的六万京军之外,还有一支精锐之师——由三千 名英勇无畏的土司战士组成的白杆兵。他们身经百战,以其独特的武器和战斗技巧而闻名于世。此外,来自浙江地区的三千名浙军也汇聚于此,他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是战场上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四百名葡萄牙雇佣兵加入了这支庞大的军队行列。这些雇佣兵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无疑会给整个军队带来新的战术和战略思维。
然而,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作为皇帝亲军的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武骧左卫、武骧右卫所组成的 2两万人队伍。自从朱由校登上皇位后的这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他便将目光投向了这支亲军,并大胆地拿他们做起了试验。通过一系列严格的选拔和训练,从这 两万人当中脱颖而出的 三千名佼佼者即将肩负起一项重要使命:成为崭新的新军的骨干力量!
此时此刻,校场上旌旗飘扬,士兵们整齐列阵,等待着朱由校的检阅。阳光洒落在他们锃亮的盔甲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预示着一场伟大征程的开启。
在宽敞而庄重的大帐之中,一群人匆匆忙忙地赶来。为首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阁臣孙承宗以及张维贤、朱纯臣、郭应麒、邓邵煜和顾大理等一众勋贵。不仅如此,秦良玉一家人以及戚金一家人也都悉数到场。此外,还有徐光启和十五名雇佣军军官一同出现在了这里。
朱由校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对于这些勋贵们能力有限这一点,他可是心知肚明。然而,勋贵掌管京营乃是祖上传下来的制度,要想在现阶段就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绝非易事。况且,此时此刻他所能依靠的力量,似乎也就只有这些与大明同甘共苦、休戚相关的勋贵们了。只能等待将来有机会的时候,再通过严格的练兵逐步剔除掉那些毫无用处的家伙。
此次被召集而来的这些大臣,可以说基本上构成了朱由校计划所依赖的核心班底。而此番集会的目的其实异常明确且简单,那便是着手编练一支崭新的军队。至于为何没有邀请朝中的文官参与进来,朱由校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他实在担心一旦让那帮文官掺和其中,必然会引发无休止的争论和扯皮,最终很可能导致这支新军根本无法顺利组建起来。正因如此,为了堵住那些文官们的悠悠之口,朱由校决定从自己的内帑中拨出款项用以充实军资。
所以这支新军与其说是大明国防军,还不如说是皇帝亲军。
喜欢。
第25章 新军(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