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现在有四位重量级人物带头——定国公、首辅、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全都交了。
别人还有什么理由不跟上?
“诸位爱卿,先停一下。”
明武宗皱起眉头。整个太和殿吵得像赶集,他不得不提高嗓门。
好在他最近服用了高鸿志进献的丹药,内力大增,这一声喝下去,全场顿时安静。
大臣们纷纷闭嘴,目光齐刷刷看向皇帝。
“刘瑾,你派人把每位大臣报的田数都记下来。”
“退朝后,把名单交给高鸿志。”
“锦衣卫会去核实。谁要是少报,哪怕只瞒了一顷地,就按欺君论处,直接押进诏狱!”
明武宗缓缓扫视群臣,嘴角带着一丝笑:“当然,朕相信诸位都是忠臣,不会骗朕,也骗不过锦衣卫。”
“也许有人记不清自家有多少田。这不怪你。”
“记得清楚的,现在就让内侍记下。”
“要是不确定,回家清点清楚,把地契送到锦衣卫衙门就行。”
“……”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脸色全变了。
坏了!
要是记错了数字,也算欺君?
那不是要命吗?
“太过分了!”高鸿志忍不住惊呼出声。正德皇帝这一手真是狠啊!他心里清楚得很,朝中肯定有不少官员偷偷藏着自家的田产,抱着侥幸心理,想着蒙混过关。
可现在皇上这么一说,谁还敢藏着掖着?
谁不怕背上一个“欺君”的罪名?
刘瑾已经带着一个小太监,拿着纸笔从高台上走下来,目光扫过满殿的大臣们。
可他刚下来,底下一群人却纷纷扭过头,装作没看见。
只有定国公徐光祚、内阁首辅刘希贤、兵部尚书谢于乔和刑部尚书王鏊四个人,老老实实把自己的田地数目写在了纸上。
刘希贤、谢于乔、王鏊这三位其实早就得了高鸿志的信儿,昨天就把自己家的田都盘清楚了。
最后,刘瑾见没人主动上报,只好收了那张纸,带着小太监回了高台,把纸条呈给了正德皇帝。
正德帝瞄了一眼纸条,抬头看向定国公徐光祚,笑呵呵地说:“徐爱卿,你们定国公府的田地是不是太多,记不太准了?
要是有出入也没关系,你可以回去再仔细核对一下,然后把准确数字交给锦衣卫。”
至于刘希贤、谢于乔和王鏊三人,他一句都没问。
因为他心里有数——高鸿志昨晚肯定去通风报信了,这些人自然早就准备妥当。
唯独徐光祚是个意外。
“回禀陛下,臣家中的田产数量,绝无差错。”
定国公徐光祚拱了拱手,神情严肃地说道:“我家的地契一向由臣亲自保管,有多少田,我心里一清二楚。
不可能出任何问题。”
他这话几乎是明着说:我家田地,我天天数!
不过在大明,无论是地主豪强、朝廷命官,还是世袭的公侯伯爵,对土地都看得极重。
在他们眼里,这才是真正的传家宝贝。
所以徐光祚经常清点田地,也不奇怪。
“有徐爱卿这句话,朕就安心了。”
喜欢。
第599章 那不是要命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