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赤裸裸的掠夺,让沦陷区的民众看清了伪政权的丑恶嘴脸 —— 他们打着 “稳定经济” 的幌子,行的却是搜刮民脂民膏的勾当。
那些靠着微薄收入度日的小商贩、手艺人,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的法币,一夜之间就被这不合理的兑换比率啃噬得所剩无几;
即便是普通农户,辛苦耕种换来的法币,也在这场强制兑换中变得 “不值钱”,家里的存粮、过冬的衣物,都因为法币被低估而不得不贱卖,只为换取那看似能流通却实则不断贬值的中储券。
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心中对伪政权的怨恨像野草一样疯长,表面上的顺从之下,是对这种强盗行径的刻骨仇恨,伪政权的统治根基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百姓的血泪之上,早已埋下了失去民心的祸根。
而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沦陷区的百姓曾一度以为苦日子终于到头了,盼着国民政府能带来公平与安宁。可谁曾想,等来的却是又一场掠夺。
国民政府接管沦陷区后,在处理中储券的问题上,竟延续了伪政权的恶劣手段,只不过这一次,被低估价值的换成了中储券。
国民政府规定的兑换比率同样严苛到不近人情,百姓手中的中储券在兑换成法币时,价值被压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往往是几十块甚至上百块中储券,才能换回一块法币。
那些在伪政权统治时期被迫持有中储券的百姓,本以为抗战胜利后能迎来转机,却没想到自己的积蓄在这场新的兑换中再次被洗劫一空。
有老人积攒了一辈子的中储券,原本想着能给儿孙留点家底,兑换之后却连买几斤米都不够;有商人靠着中储券维持的小生意,一夜之间因为货币贬值而彻底破产;还有无数家庭,在两次货币兑换的轮番掠夺中,从勉强糊口变得一贫如洗,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难题。
这两场相隔不过数年的货币兑换,本质上都是用强权做后盾的财富抢劫。汪精卫伪政权用中储券换法币,是为了给日本侵略者输血,同时填满自己的腰包;国民政府胜利后用法币换中储券,看似是在清理伪币,实则是将沦陷区百姓的财产再次纳入自己的囊中。
他们都打着 “整顿金融”“稳定秩序” 的旗号,却对普通百姓的死活视而不见,每一次兑换比率的制定,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精准地割向百姓的积蓄,让那些在战火中苦苦支撑的家庭,在和平到来之际反而陷入更深的绝望。
民心是最公平的秤,谁把百姓的利益踩在脚下,谁就必然会被百姓抛弃。沦陷区的百姓经历了两次货币掠夺后,对这些打着各种旗号的政权彻底寒了心。
当初伪政权强制兑换时,百姓还抱有一丝对未来的期盼;可当国民政府也用同样的手段对待他们时,最后一点信任也彻底崩塌了。
喜欢。
第795章 搞定新钞票(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