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林毅闻言眉头微蹙,追问道:“苏联那边出什么事了?为什么突然要买这么多武器?”
老将摇摇头:“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只听说苏联在基辅打输了。”
林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沿,追问道:“今天是哪一天啊?”
“9 月 26 号。” 老将放下茶盏,杯底与木桌碰撞出轻响,“前几天截获的情报就提到基辅防线吃紧,算算时间,这场仗怕是刚打完。”
林毅霎时间就明白了过来 ——9月26日 基辅战役以苏军溃败告终,意味着德军已突破苏联西部屏障。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低声道:“难怪苏联人要急着买武器,怕是要准备莫斯科保卫战了。”
基辅战役发生于 1941 年 7 月 7 日至 9 月 26 日,1941 年 6 月 22 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启动代号 “巴巴罗萨” 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团军群向苏联发起闪电进攻。
其中,南方集团军群由陆军元帅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指挥,下辖第 6 集团军、第 11 集团军、第 17 集团军以及克莱斯特上将率领的第 1 装甲集群,总计 39 个师的兵力,其战略目标直指乌克兰首府基辅,企图夺取这一重要工业与交通枢纽,并歼灭部署在第聂伯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
与此同时,苏联方面由西南方向总司令谢苗?布琼尼元帅统一指挥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部分力量,其中西南方面军下辖第 5、第 6、第 12、第 26、第 28 集团军,南方面军下辖第 18、第 9 集团军,总计 6 个集团军、69 个步兵师、11 个骑兵师和 28 个装甲旅,兵力约 80 万人,依托第聂伯河沿岸及基辅周边的河流、丘陵地形构建防御体系,试图凭借天然屏障迟滞德军推进。
战役初期,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凭借装甲部队的突击优势迅速突破苏军边境防线。第 1 装甲集群如尖刀般插入苏军防御纵深,于 7 月 10 日前后抵达第聂伯河下游,而第 6 集团军和第 17 集团军则沿第聂伯河中游推进,对基辅形成钳形攻势。
面对德军的猛烈进攻,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布琼尼的指挥下,试图在基辅外围建立防线:第 5 集团军坚守普里皮亚季河下游,屏障基辅北侧;第 26、第 38 集团军依托第聂伯河右岸(西岸)的基辅、切尔卡瑟等地构筑阵地;
第 6、第 12 集团军则在乌曼地区组织抵抗,试图保护基辅南侧翼。然而,由于苏军在战争初期尚未完全完成动员,部队编制不整,装备损耗严重,加上德军空军掌握绝对制空权,苏军防线很快出现漏洞。
喜欢。
第709章 德国人和苏联人也坐不住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