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4章 我要飞毛腿-D[2/2页]

我在抗日卖军火 海棠花开在冬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林,虽然之前有过出售飞毛腿相关型号的历史,但是现在国际形势不同了。一旦被发现我们卖给你飞毛腿D,我们面临的国际压力会非常大。而且,这种导弹的威力较大,我们也担心会造成不可控的局面。”
     林毅身子前倾,目光坚定地看着他们:“我理解你们的担忧,但是我真的很需要飞毛腿D。我可以给你们一笔丰厚的报酬,而且我承诺,这些导弹的使用会在严格的控制之下你们再考虑考虑。”
     彼得扬诺夫斯基停下脚步,咬了咬牙,说道:“林,你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需要和上面沟通一下。但是我不敢保证一定能行,你也知道,这种事情的审批非常严格。”
     林毅微微点头,靠回椅子上:“好,我给你们时间。但是希望你们能尽快,我的时间也很紧张。”
     林毅知道在飞毛腿导弹家族中,A型与B型存在诸多差异。飞毛腿A是早期型号,射程也比较短,只有180公里,圆概率误差较大,在1公里左右,打击精度也不是很好。
     飞毛腿A型导弹弹长10.96米,弹径0.88米,发射重量4.5吨,战斗部重量约1吨,主要用于打击敌方浅近纵深内的大型目标,如集结的部队、后勤补给站等。
     在苏联时期,飞毛腿A主要部署在靠近东欧边境地区,作为对北约前沿军事力量的一种初步威慑手段,但随着技术发展,其局限性愈发明显,很快便被后续型号所替代。
     而且由于性能有限,飞毛腿A几乎没有对外出口记录,且在20世纪70年代便逐步从苏联军队中退役。
     飞毛腿B则是在飞毛腿A基础上改进而来,在射程、精度等方面有了显着提升。它的射程可达300公里,圆概率误差缩小至约450米。弹长11.25米,弹径0.88米,发射重量5.9吨,战斗部重量依旧保持在1吨左右。
     在苏联军队中,飞毛腿B是重要的战术打击力量,大量部署于东欧、中亚等地区的军事基地,对北约的军事设施、交通枢纽等关键目标构成较大威胁。
     冷战时期,为了加强对盟友的支持以及扩大自身影响力,苏联将飞毛腿B出口到多个国家,包括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中东国家,这些国家在后续的地区冲突中频繁使用该型导弹,使其声名远扬。
     随着时间推移,飞毛腿B逐渐落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苏联及俄罗斯军队中逐步退役,但在部分购买国军队中仍服役了较长时间。
     飞毛腿C在性能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它通过改进发动机和优化弹体结构,将射程提升至500公里,圆概率误差进一步降低到约300米。弹长12.2米,弹径0.92米,发射重量7.4吨,战斗部重量可根据不同任务在0.8  1.2吨之间调整。
     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大量生产并部署飞毛腿C,主要部署在苏联西部边境地区,增强对北约纵深目标的打击能力。
    喜欢。
  

第664章 我要飞毛腿-D[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