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92章 三国博弈(十三)[2/2页]

我在抗日卖军火 海棠花开在冬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心中猛地一紧,瞬间明白今日的谈判依旧艰难如往昔。但此刻已然退无可退,只能绞尽脑汁,与他们周旋到底,期望能在这艰难的谈判中寻得一丝转机,为苏联争取哪怕一丁点儿有利局面。
     我深知若再这般被动,局势将愈发难以挽回。于是,我努力维持着镇定,主动发声道:“八路军的同志们,事已至此,不如大家坦诚相见。你们若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咱们一起探讨,共同寻求解决之道。”
     话虽如此,我心里另有盘算,想着借此探出八路军的底线,毕竟他们中国人常讲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我倒要看看他们究竟有何诉求 。
     我抛出这句话后,会议室里的气氛陡然变得更加微妙。伍豪、老将和陈司令三人对视了一眼,那瞬间的眼神交流仿佛传递着某种默契。
     伍豪轻咳一声,率先打破沉默,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可眼神却锐利如鹰对着我说:“莫洛托夫先生,既然您这么说,那我们也就直说了。首先,关于历史上被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的领土,我们希望苏联方面能够正视这段历史,予以合理的归还。这些领土关乎我国的主权完整和民族情感,不容有丝毫模糊。”
     听到这话,我的心猛地一沉。归还历史上割占的领土,这无疑是一个棘手至极的要求。苏联历经多年经营,对那些地区早已视为己有,如今要拱手让出,谈何容易。但此刻,我只能强装镇定,微微点头示意伍豪继续说下去。
     当伍豪示意参谋分发资料时,我便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果不其然,接过那叠资料,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罗列的历史条约与被割占领土的详情,我的心愈发沉重。
     伍豪的声音在会议室里清晰地回荡着,每提及一个条约,都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我的心头。“1881 年 2 月 24 日,《中俄伊犁条约》,沙俄强迫清政府割让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 7 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听到这,我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资料,身旁的沙夫鲁诺夫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偷偷瞥了我一眼,眼神中满是无措与惶恐。
     随着伍豪继续陈述,“1864 年 10 月 7 日,《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让西北部巴勒喀什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今斋桑泊)南北 44 万平方公里领土……” 会议室里苏联代表团这边陷入了一片死寂,我能感受到大家的呼吸都变得沉重而压抑。潘友新的手微微颤抖着,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1860 年 11 月 14 日,《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 40 万平方公里领土;1858 年 5 月 28 日,《瑷珲条约》,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 60 万平方千米领土……”
    喜欢。
  

第592章 三国博弈(十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