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意,朕已明了。”
他目光扫过杨复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最终落在杜让能和孔纬身上:“睦王李倚,乃朕之亲弟,李唐宗室柱石!
其忠君体国之心,天日可鉴!其所陈唇亡齿寒之患、制约王建之虑,皆老成谋国之言!其愿自备粮饷,为朝廷前驱,更是难得之忠义!”
“朕意已决!”昭宗提高了声音,“准睦王李倚所奏!命其即刻整军,自凤翔择路南下,协同讨伐西川逆贼陈敬瑄、田令孜!务必与王建、顾彦朗等部戮力同心,共诛国贼!待克复西川之日,朕自有重赏!”
“圣上!”杨复恭脸色剧变,还想再谏。
“不必多言!”昭宗断然挥手,语气斩钉截铁,“拟旨!封韦昭度为西川行营招讨使,睦王李倚为西川行营招讨副使,令其受…受朝廷所命都统节制,克期进兵!”
“圣上三思啊!” 杨复恭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下,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杨复恭!” 昭宗厉声喝止,眼中寒光一闪,“军国大事,朕自有决断!”
“另封杨守亮为行军司马,同时划出邛、蜀(四川崇州市)、黎(四川汉源县)、雅(四川雅安市)四州,设永平镇,命王建为永平节度使,充任行营诸军都指挥使,东川顾彦朗为行营诸军都指挥副使!务求速战速决!待西川平定,朕必论功行赏!”
原本心中还存有不甘的杨复恭,在听到昭宗接下来的话语后,突然间恍然大悟。
昭宗虽然表面上答应了李倚的上奏,但实际上却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他不仅让杨守亮一同出兵,还特意划出西川四州另设永平战区,这一系列举动无疑透露出他对睦王的忌惮。
显然,昭宗的目的并非仅仅是收服西川那么简单。他希望通过让自己、王建以及睦王在西川相互制衡,从而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这样一来,各方势力都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牵制,不至于一家独大。
年纪轻轻的昭宗,如今在权谋之术上的运用越发娴熟,这让跪在地上的杨复恭不禁对他刮目相看。他凝视着端坐在上方的昭宗,目光交汇的瞬间,杨复恭心底涌起一股寒意。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杨复恭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他意识到,此时再多的言语也无济于事,但他在内心已经有了计较,既然昭宗想让三方权衡,那我就偏不如你的愿,到时候再看你如何应对。
于是,他默默地接受了昭宗的决断,不再发表任何意见。
“臣等遵旨!”殿中的杜让能、孔纬立刻躬身领命,孔纬脸上更是露出欣慰之色。张濬也跟着行礼,眼神深处闪过一丝算计。
看着拟旨的宦官开始书写,昭宗李晔靠在御座上,疲惫地闭上眼。他在赌,赌自己弟弟的“忠义”。
但他却并没有全盘压上,他给自己留下了一条退路,若是睦王真有二心,那么王建和杨复恭也能对其形成制衡,不至于一家独大,他所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接下来就只能交给时间来决定了。
喜欢。
三百三十七章 决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