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三百三十六章 犹豫[2/2页]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飞龙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疏,请旨出兵,协同讨伐西川逆贼陈敬瑄、田令孜。你们都看看吧。”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杜让能看得极慢,眉毛时而紧蹙,时而舒展。良久,他放下奏疏,双手拢于袖中,声音平和却带着千钧之力:“圣上,睦王之奏,情理兼至,忠忱可表。”
     他目光扫过众人,条理清晰:“其一,陈、田抗旨,形同叛逆,天下共讨。宗室亲王主动请缨,名正言顺,彰显朝廷纲纪尚存,忠义未泯。”
     “其二,其忧‘唇亡齿寒,非虚言也。西川乱,则凤翔危,关中震。由凤翔就近出兵,扼散关、凤兴道,可直击陈田北翼,事半功倍,此乃地利。”
     “其三,” 他顿了顿,目光似有若无地掠过杨复恭阴沉的脸,“其所虑‘王建独大,乃老成谋国之言。王建,枭也,在西川的所作所为无不证明此人绝非易与之辈,若使其真的独吞西川,如虎添翼,朝廷何以制之?
     睦王乃圣上至亲,血脉相连,由其介入,正可形成制衡。且其明言‘无私念、‘土地归朝,姿态已足,朝廷可示之以恩,结之以信。臣以为,可行,亦当行。”
     孔纬看完奏疏,脸上已满是激愤之色,未等杜让能完全说完,便朗声道:“圣上!杜相洞若观火!陈敬瑄、田令孜,阉竖鹰犬,竟敢藐视天威至此!人人得而诛之!”
     他指着奏疏,声音洪亮,带着刻骨的恨意,“睦王,宗室典范!此等忠肝义胆,方显我李唐血脉未冷!正该倚仗此等柱石,荡涤妖氛,重振朝纲!”
     他猛地转向杨复恭方向,语带锋芒,“王建?哼!其心路人皆知!昔日其为阉宦之义子,现在又与阉宦反目成仇,如此反复之人,若任其独揽伐蜀之功,西川岂非又成一独立王国?
     有睦王这擎天玉柱在,方能保西川最终归于朝廷治下!圣上,当断则断,准其所请!”
     杨复恭脸色更为难看,但仍然在耐着性子看着奏疏。
     昭宗将目光转向张濬,张濬见此捻着修剪得体的胡须,眼神闪烁。他快速权衡着利弊。
     李倚的强势崛起让他警惕,但李倚奏疏中“听候朝廷调遣”、“无私念”的表态又让他觉得或许有机可乘?
     如果能借此机会与这位实力派宗室亲王搭上线,甚至在未来西川事务中分润一些好处…况且,杜让能、孔纬两位宰相都明确支持了。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模棱两可却偏向支持的语调说:“圣上,睦王忧国之心,拳拳可鉴。其自备粮饷,愿为圣上前驱,实乃为朝廷分忧解难的忠义之举。”
     他话锋一转,不着痕迹,“杜相、孔相所言制衡之道,亦不失为老成之见。只是…”
     他微微拖长了音调,“朝廷当为棋手,而非棋子。允其出兵,亦需明确章程,令诸军受朝廷节制,协同进止,方不致生出新的事端。此事…大有可为之处。”
     他含糊地表达了倾向,却巧妙地将重心引向“朝廷主导”,为自己预留了足够的操作空间。
    喜欢。
  

三百三十六章 犹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