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五章 改革(4)[1/2页]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飞龙使
李倚目光转向文臣一侧,最终落在一位眼神精明的小胡子文官身上:“古往今来,强军需丰足军饷以支撑,而欲使百姓安居乐业则需充裕食物。然若财政之权过于分散,即便加倍努力,亦仅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本王深思熟虑,决意设立“凤翔度支盐铁制置使”一职,令其全权掌管凤翔府与陇州二州及下属十四县之所有财政收支、盐铁专卖等诸事!”
“张潜!”李倚蓦然点名。
户曹参军张潜心内一阵激荡,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仍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迅速出列,深深作了一揖:“臣在!”
李倚凝视着张潜,沉声道:“自今日始,擢升你为制置使!”
说完,他将一枚崭新铸就的银印赐予张潜,继续说道:“本王授你全权,责你清查历年账目,整顿两税与商税,厘定度支开销等诸事!
首务乃确保四镇雄师及玄甲卫之粮饷器械供应无虞,次则保障官吏俸禄、民生抚恤及府兵安置!”
李倚语气愈发肃穆:“然,权责务必明晰!
制置使专司财政赋税,与刺史、县令之行政权责有别。你当速组度支司,可自本王之旧属、州县寒门士子及招募精通算学者中,遴选出二十位干练之官,分遣至各州县关键财赋之位。
原有州府财曹官吏,务须全心配合新设司衙,断不可有丝毫推脱懈怠之举!若有谁敢阳奉阴违,或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无论其官阶品级高低,你皆有权先将其缉拿,而后上报本王及李长史,待我等严惩之!”
李倚眼神犀利,凝视着张潜,郑重地说道:“盐铁专卖,关乎大利,亦是关乎百姓生活之根本大事!”
他稍作停顿,接着道:“本王所期,官盐与官铁皆能质优量足、价稳!故,你当速立一套完备之官营购销网络,且须严惩那些私自贩卖盐铁之行为!
凡在缉拿私贩上表现卓越者,必获重赏;而纵容或勾结私贩者,则必遭严办!务须确保官营盐铁之利益畅行无阻,亦须使那些私自贩卖盐铁之行为绝迹!”
“开源之策,已至迫在眉睫之境!”李倚思维敏锐,条理分明地继续说道,“首,当大力激励行商,对其可适当减免关市之税,以重振凤翔之商路!
次,于岐州与陇州二地择适宜之地,设官营之织坊与铁器坊,如此既可满足军队与百姓之日常所需,又可增收入、省开支!
末,尚需专遣专人督办屯田与营田之事,招募那些流离失所之百姓,开垦那些荒芜之土地,将其作长久之策施行!
若短期内军资仍有缺口,可考虑发行“凤翔军兴债”。具体之法,乃向境内之富户与商贾借贷,由王府提供担保,并许诺给予合理之利息及未来盐铁专卖之优先权利。借款之数额,将由王府核定。”
张潜双手紧握着银印,只觉其重若千钧。
只是大王的指示条理分明,权责明晰,且赐予他组阁之权,令其心下稍安。
他昂首挺胸,朗声道:“臣张潜,必当竭尽所能,开源节流,理清账目,确保盐铁专卖之渠畅通无阻,使府库充盈,不负大王之厚望!”
末了,李倚的目光缓缓掠过在场诸位文臣,声音沉稳而坚定:“处理政务,自当依循朝廷之制,以安民心。然治国之要,在于脚踏实地、务求实绩。故命王府长史李振拟定了州县官吏考核之新规!”三百二十五章 改革(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