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他没有急着记录这些数据,而是默默地关掉频谱仪,小心翼翼地将磁带埋入泥土之中,轻声说道:“你听得见,就够了。”
更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
高原的草海,突然齐刷刷地倒伏下去,形成一道清晰的弧形轨迹,像一条无形的巨蛇,从孤岩一直延伸到山脚下,仿佛有什么东西穿行而过,留下了“足迹”。
阿阮带着孩子们,沿着这道奇特的轨迹行走,发现沿途所有的发光植物,都在以相同的节律脉动着,仿佛被某种温柔的意识唤醒。
一个孩子指着前方,天真地说道:“阿阮老师,风走得累了。”
阿阮望着远方,轻轻地回应道:“不,它正把力气,分给每一片叶子。”
而在地底深处,火种的最后一块残片,与地核的热流共振,达到了临界点,释放出一次极其微弱的能量涟漪。
在全球范围内,所有曾经接触过火种频波的生态塔、根系网络、菌丝系统,都同时轻轻颤动了一秒——纽约废墟的老藤蔓,开出了第一朵花;火星殖民地的封闭温室中,枯木萌发了新芽;北极监测站的苔原监测仪,自动标记“生命活性+7%”。
没有人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所有操作员,都在那一刻停顿了片刻,仿佛听见了什么,又仿佛什么都没听见。
孩子们还在叽叽喳喳地说着话,阿阮抬头望了望天,今天的阳光真好。
“老师,我们接下来去哪里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回去吧。”
深夜,阿阮在空荡荡的教室残垣里整理着教案,准备明天要上的课。
她总觉得,孩子们应该了解更多,关于这片土地,关于那些被遗忘的故事。
突然,一阵暖风拂过她的脸庞……
夜深了,高原小学那破破烂烂的教室里,阿阮正吭哧吭哧地整理着明天要用的教案。
这年头,当个支教老师不容易,尤其是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但谁让咱是新时代的好青年呢,总得为祖国做点贡献不是?
忽然,一阵暖风吹过她的脸颊,带着点熟悉的、极轻微的拍背节奏,就像小时候老妈哄她睡觉时,那温柔的巴掌。
阿阮一愣,这风,有点意思!
她抬起头,只见教室外墙上爬满了的藤蔓,竟然无风自动,绿油油的叶片排列成一行,短暂地浮现出一道光纹,像谁在屏幕上打出了一行字:“我去过她身边。”
阿阮瞬间石化,感觉自己像是被雷劈了一样。
我去,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是高原闹鬼了?
还是我熬夜熬出幻觉了?
不过,惊吓过后,一丝温暖涌上心头。
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
得,看来这风,还挺浪漫的。
她拿起笔,在日志的空白处,认真地写下了一行字:“今天,风来讲课了。”
与此同时,在高原那块孤零零的岩石之上,最后一粒微弱的光点,也悄无声息地融入了空气中,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彻底消失不见,再也没有出现过。
阿阮合上日志,伸了个懒腰,准备回宿舍睡觉。
明天还有一堆熊孩子要应付呢!
走到门口,她突然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教室外随风摇曳的藤蔓,轻轻说道:“明天教你们点什么好呢?”
喜欢。
第38章 风不回头,但记得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