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土地全部收回,并将其平均分给当地的百姓耕种,而那些藩王的嫡系亲眷可以统一来京城安置。
     若是当地的藩王地主们不愿意,那就杀!
     将反抗的旧有势力和趴在大明土地上吸血的宗室藩王杀上一批,自然会震慑其他的宗室藩王和士绅地主,后面推行均田制就很容易了!
     而百姓有了自己耕种的土地后,也就不会跟着流贼日出流窜造反抢掠,蔓延数省的流贼之祸就可以消弭。
     而且这样一来,朝廷也会有大笔的田赋收缴,也解决了大明朝廷的财政问题,有了钱,就能集中力量,直面关外而来的满清建奴八旗部队了!
     ……
     崇祯皇帝看完后,不禁深吸一口气,这都不是“强力均田”了,这简直是“暴力均田”!
     不过面对阎应元这种“胆大包天”的建议,也让崇祯皇帝喜笑颜开,他早就想对这些大明朱家的蛀虫王爷们动手了,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大多数都是贪得无厌的东西,在地方上肆意兼并当地的土地,还一个个每年向大明朝廷讨要禄米,最多时,一年光宗室的开支就占了大明财政的三成之多!
     后来,朝廷陆续停止了宗室禄米的发放,也给他们在政策制度上松了绑,允许他们参与到各行各业中去,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比如如今的在山东的济王朱帅钬,就是通过科举当上了香河知县。
     但是这只是少数的情况,很多大明的宗室子弟游手好闲惯了,根本不会去做这些在他们眼中属于平民百姓之类的“低贱”营生。考科举吧,又考不上,然后他们就躺在自己祖辈之前兼并下的土地上面,继续吸食着民脂民膏。
     就算有一两个如同唐王朱聿键一般心怀天下的藩王宗室,想着为大明出力,但是那也只能算是凤毛麟角罢了!
     这不,被李自成的大顺军吓得跑到浙江台州一带的鲁王朱以海,这段时间,听说崇祯皇帝将在山东的流贼都赶跑后,立马给崇祯皇帝写信,称他要带着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还有大批家眷,要返回封地兖州府,继续当他的逍遥王爷。
     而且他还要伸手向崇祯皇帝要数万两白银的路费。
     结果,崇祯皇帝只是随手将他的书信丢进火盆,根本不加理会。
     如今阎应元的这篇文章一写出来,崇祯皇帝可算是找到“知音”了!
     所以两场考试综合下来,崇祯皇帝毫不犹豫的将本次科举考试的状元定为了此人!
     ……
     奉天殿内众人听闻崇祯皇帝不公布状元郎本次恩科考试的夺魁文章,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不过既然皇帝陛下都说了是机密了,他们也就无法目睹状元郎的大作,仅仅是有些遗憾罢了!
     随即阎应元站到了孙和京和张煌言的中间,至此,大明崇祯十七年,甲申科科举考试的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三人至此到齐!
    喜欢。
  

第508章 阎应元(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