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3章 训练方法的优化[1/2页]

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 脑洞大的咸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晨光尚未完全褪去,战术终端的蓝光在沈逸指尖跳跃。他轻轻划过屏幕,将昨夜同步的三支战队战术数据流导入分析模块。镜片微闪,系统界面在视野中层层展开,一行行推演参数如瀑布般滚动。他没有立刻开始训练调度,而是先调出了“策略模拟空间”的历史记录——过去七十二小时内,系统已自动归档了超过两百种战术变体,其中三十七种与昨夜交流内容高度重合。
     他点了下头,关闭后台进程,转而打开战队训练日志。上一轮模拟对抗的评分曲线仍停留在屏幕上,几名队员的操作波动明显,尤其是在多目标锁定与技能衔接的节点上出现延迟。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思维惯性在作祟。
     训练室的门滑开,林悦抱着数据板走了进来,发丝还带着晨间洗漱后的湿意。“你真要把那些高难度组合塞进日常训练?”她站在操作台旁,目光扫过沈逸刚设定的训练模板,“这比我们之前的强度翻了一倍。”
     “不是塞进去,是重构。”沈逸抬手调出全息沙盘,一组由星火队“视觉盲区”与铁壁队“三段推进”融合而成的新路径在空中延展,“我们现有的训练节奏太依赖固定模板,一旦对手打破常规,反应链就会断裂。现在要做的,是让每个人在混乱中也能找到节奏支点。”
     林悦盯着那条蜿蜒的走位线,眉头微皱。“可队员能适应吗?昨天小陈在复盘时就说,连看懂那套‘反向诱杀的预判模型都费劲。”
     “看不懂,就练到看得懂。”沈逸声音平稳,“真正的战术素养,不是记住路线,而是理解为什么必须走这条路。我会把每一场模拟拆解成决策节点,他们要做的,是在系统提示关闭的情况下,自己做出最优选择。”
     他话音刚落,训练舱的警报轻响——第一轮模拟即将启动。五名队员陆续进入状态,神经接驳环亮起淡蓝光晕。
     沈逸没有立刻启动程序,而是先打开了“碎片收集兑换”界面。昨日战斗中积累的战场残片已自动归集,他将其中一组含有“AI判定延迟”特征的数据投入转化池。系统光流一闪,一本名为《动态行为预测训练包》的虚拟模块浮现。他点击加载,随即将其嵌入本轮模拟的核心参数。
     “所有人注意。”他的声音通过内部频道传入耳机,“本轮无预演,无提示,地图随机,敌方AI行为模式已升级。你们将面对的是——没有规律的规律。”
     训练舱内,五道虚拟身影同步载入战场。
     地图生成:风暴峡谷,雷暴周期缩短至18秒,地形遮蔽物动态位移。
     刚落地,敌方三名远程单位便从不同角度发起压制。林悦操控的角色本能地后撤,却被一道突然塌陷的地裂逼入死角。技能释放延迟0.2秒,判定失败,角色倒地。
     “死了。”她摘下头盔,喘着气,“那道裂痕……根本不在原定刷新范围内!”
     “但它符合物理引擎的应力扩散逻辑。”沈逸站在监控屏前,调出地形演算图,“系统不是随机,而是基于环境变量实时生成。你们要适应的,是这种‘可控的不可控。”
     第二轮开始。
     这一次,沈逸启用了“策略模拟空间”的反向推演功能。他将每位队员在上一轮的决策路径导入,让系统以百万次模拟反向生成“最优解”,再将差距以热力图形式投射在训练界面上。每一次失误,都会在角色视野边缘闪现一道极细的红光,不提示正确路线,只标记“偏离阈值”。
     第三轮,难度再升。
     敌方AI开始采用混合战术:先以低威胁单位诱导走位,再在视觉盲区埋设高爆发陷阱。一名队员在穿越烟雾区时,因未察觉技能光影交错的延迟,触发连环控制链,团战瞬间崩盘。
     “停。”沈逸按下终止键,“刚才那波,谁发现了光影异常?”
     无人回应。
     “不是你们反应慢。”他调出视角回放,“是你们还在等‘提示。真正的战场没有高亮标记,也没有倒计时预警。你们要训练的,是把系统推演的结果,变成肌肉与直觉的共鸣。”

第383章 训练方法的优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