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贾忽然眼睛一亮:34;辩论本就不是为了说服对方,而是为了争取听辩论的人。既然如此,不如就请李先生来评判,看他认为哪个道理更能打动他,如何?34;
周文转身向李明衍躬身施礼:34;庄兄不愧是齐墨领袖,有此气魄,已经不输了。李先生,就请你来评判吧。34;
李明衍站起身来,先是摇了摇头:34;首先,我不敢称周先生的朋友,只是有缘相识。其次,在我看来,两位谁都没赢。34;
庄贾和周文同时皱起眉头:34;此话怎讲?34;
李明衍缓缓道:34;墨子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他既是思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能着书立说,又能制造器械;既能游说诸侯,又能守城御敌。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明衍正色道:34;墨子的智慧,不在于给我们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而在于教会我们如何在两难中做出选择。《大取》说39;杀盗非杀人39;,不是说盗贼不是人,而是说在那个特定时刻,我们必须做出取舍。34;
他转向庄贾:34;杀谍违背兼爱吗?是的,任何杀戮都违背兼爱的理想。34;
又转向周文:34;但不杀谍就符合兼爱吗?若因一谍而致满城涂炭,这难道不是更大的违背?34;
他又转向大家:34;然而,如果因杀谍而激怒敌国,下一次城破后全城被屠,这又当如何?34;
众人一时语塞。
34;关键在于——34;李明衍提高了声音,34;我们要承认这种违背,要为这种不得已的选择感到痛苦!墨子作《备城门》,每一条守城之法后面,都透着对生命的珍惜。真正的墨者,在不得不杀谍时会这样做:
第一,穷尽一切可能避免杀戮——能擒则擒,能困则困,能劝降则劝降; 第二,若必须杀,则快速了断,不使其受无谓痛苦; 第三,事后当深思:如何创造一个不再需要谍战的世界。34;
李明衍顿了顿,声音变得深沉:34;兼爱不是软弱,而是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依然保持对生命的敬畏。34;
34;所以,守城杀谍是否悖于兼爱?34;李明衍环视众人,34;是,也不是。是,因为任何杀戮都是对理想的背离;不是,因为在不完美的世界里,有时我们必须选择较小的恶来避免更大的恶。但墨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永远不会心安理得,永远不会把必要之恶美化成正义之举。34;
34;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恰恰证明了兼爱之心未死。若有一日,杀人而不觉痛苦,那才是真正背离了墨家之道。34;
全场寂静,连向来活泼的彭越都被这番话震撼住了。
庄贾缓缓开口:34;先生所言...让我想起墨子见楚王时说的话:39;臣闻大王之欲攻宋,臣之所以来见大王者,为欲止之。39;他明知楚强宋弱,却依然要阻止战争。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34;
周文接过话头:34;正是因为心怀兼爱,所以才会在不得不为恶时感到痛苦。若是寻常武夫,杀谍不过是例行公事,哪会有这般思虑?34;
李明衍点头道:34;正是如此。墨家之难,不在于给出答案,而在于承担选择的重量。每一个不得不做的决定,都应该成为我们改变世界的动力。墨家真正的精神——在不完美的世界里,坚守完美的理想。34;
庄贾和周文对视一眼,同时深深一礼。
周文说道,34;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顶,是我输了。34;
庄贾则道:34;先生说得对,我确实狭隘了,是我输了。34;
李明衍摇头笑道:34;既然你们都说输了,那就是平局。不过——34;他话锋一转,34;既然三场比试没有分出胜负,不如由我来出一题如何?34;
庄贾和周文互看一眼,同时拱手:34;全凭先生安排。34;
李明衍微微一笑:34;我们现在不就站在禹工遗迹入口吗?我可以把前面五处禹工遗迹的开启方法告诉你们,你们谁能从中获得更多启发,进而解开此处遗迹,就算赢。如何?34;
34;妙啊!34;周文抚掌赞道。
庄贾也点头称是:34;正该如此。空谈义理,不如实地印证。34;
两位墨家巨子的斗志再次燃起,他们都明白,百年未曾再次打开的禹工遗迹,重开之日,就在眼前!
喜欢。
第188章 义理两相争(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