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夏初时节,荥阳与华阳之间的丘陵地带一片葱茏。远处的山峦如黛,近处的田野青碧,偶有农人在田间劳作,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忙碌着初夏的耕耘。李明衍一行人沿着一条干涸的古河道行进,已是第七日,却仍未寻得半点禹工遗迹的踪迹。
     34;这都快一旬了,却连个头绪都找不着。34;邓起颇有些丧气,用布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34;恐怕韩地之内,真的没有我们要找的东西。34;
     李明衍站在一处土丘上,眺望远方,眉头紧锁:34;确实有些古怪。按《禹贡》记载,39;荥波既潴39;之处,应当有禹王治水的痕迹,但我们走遍了这一带,却毫无发现。34;
     阿漓蹲在一处似乎是古代水道的遗迹前,细细观察地面上的纹路,轻声道:34;我在百越时,族中长老常说,要找水的踪迹,有时候看地上是找不到的,要问人。百越有些村子世代守着一些古老的传说,也许我们该找找当地人问问?34;
     邓起嗤之以鼻:34;这荒郊野岭的,上哪儿找人去?再说了,哪有什么百姓能知道千年前的事?能认几个字就不错了。34;
     阿漓站起身来,将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温柔地笑了笑:34;有些东西,是写在血脉里的,不一定要会认字。34;
     李明衍思索片刻,点头赞同:34;阿漓说得有理。从泾水的经验来看,禹工遗迹往往有后人守护。我们或许该换个思路。34;
     一直沉默不语的韩谈忽然翻身下马,单膝跪地,仔细端详地面上的痕迹。他用手指轻轻拂过那些细微的凹陷,又抬头望向远方,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34;有发现?34;李明衍见状,立即上前询问。
     韩谈点点头,指向东南方向的一处缓坡:34;那边有个村子。34;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山坳间隐约可见几处低矮的屋舍。那村庄掩映在杨柳之间,若非细心观察,几乎难以察觉。
     34;走,去看看。34;李明衍精神一振,立即整理行装,向那处村庄走去。
     随着距离拉近,村庄的真实面貌渐渐显露出来。那是一座几乎被时光遗忘的破败小村,原本应有数十户人家的规模,如今却只剩下七八间破旧的茅草屋,多数已经坍塌,杂草丛生。村口立着一块风化严重的石碑,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只依稀可辨认出34;水34;字旁的几个字。
     村中寂静无声,看不到一个人影,唯有几只瘦弱的鸡在残垣断壁间啄食,见到生人,惊慌失措地四散而逃。
     34;这村子,好像已经没人住了。34;邓起环顾四周,疑惑不解,34;韩兄,你确定这里有人?34;
     韩谈没有回答,只是昂首四顾,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突然,他指向村中央的一处院落:34;那里有烟。34;
     果然,一座较为完整的院落中,有袅袅炊烟升起。那院子的围墙已经坍塌大半,但门楣上挂着的灰扑扑的灯笼,昭示着这里的主人尚未离去。
     几人走近那院落,阿漓轻声呼唤:34;有人在吗?34;
     无人应答。
     韩谈走上前,沉声道:34;在下韩谈,奉相国之命前来拜访。村中可有人在?34;
     片刻沉寂后,院内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34;老汉一人独居,无儿无女,无钱无粮。诸位若是官府的人,请绕道而行吧。34;
     李明衍上前一步,语气诚恳:34;老丈,我等并非官府征税的人,只是路过此地,想讨口水喝,问问路。34;
     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露出一个满脸皱纹、白发稀疏的老者。他身着灰布粗衣,腰间系着一根麻绳,手中拄着一根泛黄的竹杖,佝偻着背,目光却炯炯有神,上下打量着几人。
     34;几位不像是本地人,34;老者沙哑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警惕,34;从何而来,到何而去?34;
     李明衍恭敬行礼:34;老丈明察。我等从都城而来,途经贵地,想寻找些古代水利遗迹。34;
     34;水利遗迹?34;老者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摇头苦笑,34;这荒郊野岭的,哪有什么遗迹?几位还是另寻他处吧。34;
     李明衍看出老者似有隐瞒,不动声色,转而问道:34;老丈可否借水一用?我们行走多日,水囊已空。34;
     老者沉吟片刻,终于点了点头:34;罢了,院中有口老井,你们自取便是。34;说完,他侧身让出一条路,示意几人进院。
     院中杂草丛生,角落里堆放着些许朽木和农具。院子正中有一口古井,井栏是青石雕就,虽历经岁月风霜,但依然保持着某种古朴的美感。李明衍自告奋勇去打水,拿起井边的木桶,开始摇动井绳。
     伴随着辘轳吱呀声,木桶缓缓下沉。李明衍的目光却被井栏上的一处雕刻所吸引——那是一条鱼形图案,鱼身逆流而上,姿态矫健,栩栩如生。这图案虽已风化,但仍能看出工艺精湛,与其说是装饰,倒更像是某种符号或徽记。
     34;逆鲤......34;李明衍轻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34;你说什么?34;老者突然上前几步,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明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明衍心中一动,想起了郑国临别时赠予他的那枚玉佩。他从怀中取出那枚玉佩,小心翼翼地展示给老者看:34;老丈,这枚玉佩上的图案,与井栏上的鱼形如出一辙。这是一位名叫郑国的水工赠予我的,他说这是水工世家的传承。34;
     老者接过玉佩,手微微颤抖,眼中泛起泪光。他用粗糙的指尖轻轻抚摸着玉佩上细腻的纹路,喃喃自语:34;逆鲤......水行千里,必溯其源......这确实是水工家族的信物。34;他抬头,眼神锐利地审视李明衍,34;你从何处得来?34;
     李明衍将自己与郑国相识的经过简单叙述了一遍,包括他在泾水之渠的发现。
     老者听完,眉头紧皱,陷入沉思。片刻后,他忽然问道:34;既然你自称懂水利,那我

第99章 逆鲤显真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