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人围坐在油灯旁,邓起也加入了研读古籍的行列。随着夜色渐深,他们发现了越来越多关于34;九州水脉34;的蛛丝马迹。
     34;看这段!34;邓起指着《吕览》底稿中的一段话,34;这里提到39;水有九道,分布天下,其秘藏于山林之中,唯心明眼亮者可寻39;。这与禹贡九州中的描述几乎吻合!34;
     李明衍的目光在各种古籍之间游走,将零散的信息逐渐串联起来。他豁然开朗:34;禹工九州水脉...这不是传说,而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把水利系统的关键部分隐藏在各国,等待有缘人重新发现!34;
     阿漓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34;就像我们在泾水之渠发现的禹工墓一样!那或许只是九处之一!34;
     34;九州...应该是指天下九大区域,34;邓起思索道,34;泾水算一处,蜀地算一处,百越有一处,那其余六处分别在哪里呢?34;
     李明衍摊开一张粗糙的地图,开始在上面标注:34;根据古籍记载,若按九州之分……怕正好是在齐、楚、燕、韩、赵、魏这六地,六国建国各有依托!34;
     34;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些水脉...34;阿漓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向往。
     34;就能解开禹王治水的终极奥秘,34;李明衍接过她的话,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34;更重要的是,或许能集齐这九处水脉的知识,创造出更加先进的水利系统,造福天下苍生!34;
     三人彻夜长谈,从迷茫到兴奋,从怀疑到坚信。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李明衍站起身,走到门外,望着初升的朝阳,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34;我已经决定了,34;他回头对阿漓和邓起说,声音坚定而平静,34;我要去寻找这九州水脉,集河图洛书,明禹王心志。这将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但或许...这正是我命中注定要走的路。34;
     邓起犹豫片刻,最终坚定地说:34;先生若允许,我愿随行左右。都水署已非真才实学之地,随大人周游列国,学习水利真谛,才是正道!34;
     阿漓微微一笑:34;我本就是为此而来。34;
     34;见天下,见众生,见自我。34;李明衍深深吸了一口清晨的空气,心中已是斗志昂扬。
     一场春雨刚过,咸阳郊外空气清新,泥土散发着润湿的香气。李明衍的茅屋前,几株野菜正抽出嫩绿的新芽,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水珠。
     阿漓和邓起正在院中收拾行装,李明衍则在屋内清点古籍简册。三人计划明日启程,踏上寻找禹工九州水脉的旅程。院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那声音不疾不徐,却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
     34;是官府的马!34;邓起警觉地站起身,从窗缝中向外张望。
     李明衍眉头微皱,放下手中竹简,起身走到门前。院外,一位身着官袍的中年男子正从骏马上翻身而下,身后跟着四名着甲侍卫,却未入院门,只是站在外面,似乎在等候主人出迎。
     34;李斯?34;李明衍不禁一怔——来者正是朝堂上炙手可热、被秦王视为心腹中心腹的李斯。
     李斯微微一笑,眼中闪过温和的光芒:34;闻李兄移居郊外,特来拜访。不必多礼,今日非公事,只是臣子之间谈谈心。34;
     34;上官言重了,我现在可不敢自称臣子,只是一介白身黔首罢了。34;李明衍心中虽有疑虑,面上却不显:34;上官肯屈尊来访,实乃我的荣幸。请进舍内一叙。34;
     李斯示意随从在外候着,独自跟随李明衍步入茅舍。推门而入,屋内陈设简朴得近乎寒酸:几案粗糙,壁上挂着几幅草图,角落里堆放着些许竹简和卷轴。然而屋中却很整洁,甚至透着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
     阿漓见来人是李斯,向李明衍微微颔首,随即起身告退。邓起跟着离开,门帘轻摇,茅屋内只剩下李明衍与李斯二人。
     34;李兄不必拘礼,34;李斯并未落座,而是环顾四周,目光在那些简朴的陈设上流连,34;此处虽简陋,却有一番清雅之趣,倒也自在。34;
     李明衍取出陶壶和两个粗瓷杯,倒了两杯温茶:34;上官说笑了。要说自在,还是咸阳城内更胜一筹。只是不知相国今日来访,所为何事?34;
     李斯接过茶杯,品了一口,赞道:34;好茶,清冽甘爽。34;他轻轻放下杯子,意味深长地说,34;斯与李兄虽半路相识,却也共经风雨。从泾水之渠,到嫪毐之乱,再到都水兄的封爵削职,斯皆亲历其中。可以说,斯对李兄颇有了解。34;
     李明衍不动声色:34;上官过誉了。我一介水工,偶有小功,实乃侥幸。34;
     34;李兄此言差矣,34;李斯的眼睛突然锐利起来,34;你的水利才华,举世罕见。若能加之以通达的政治眼光,必成大器。只可惜...34;
     他故意停顿,望向李明衍,似乎在等他主动询问。
     李明衍配合着问道:34;只可惜什么?请上官明示。34;
     李斯意味深长地笑了:34;只可惜李兄对朝堂之事,考虑太少。34;
     李明衍坦然承认:34;上官所言极是。我本就是技术匠人出身,于朝堂之道确实经验不足。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34;其实也不难,34;李斯缓缓道,34;无非是以一统天下为志向,以秦王的视角为唯一视角,抛弃一些...幼稚的个人情感,真正成为大秦的钢铁之臣。34;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34;我可以告诉李兄,大王内心其实一直很认可李兄的才华,现在不过是一时的起落。待风波过去,大王还会再次起用李兄。34;
     李明衍表面恭敬地垂首:34;多谢上官美言。若有机会再度效力朝廷,明衍必当竭尽全力。34;
     话虽如此,他心中却明白,秦王对待臣子的冷酷与无情,已经昭然若揭。那位年轻君主礼贤下士时风度翩翩,弃人如敝履时又决绝无情。从嫪毐到吕不韦,从赢嘉到自己,有谁真正获得了长久的恩宠?
     李斯似乎看出了李明衍的敷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不动声色地换了话题:34;李兄莫要觉得大秦朝堂过于复杂。相比之下,其他六国的朝堂更是乱象丛生。大秦虽有波折,但朝野上下,皆是昂扬向上,君臣一心,都为一个伟大目标而奋斗。而其他六国...34;他摇摇头,面露嘲讽,34;国力日衰,朝堂之上更是咄咄怪事,不堪入目。34;
     他忽然话锋一转:34;李兄可知,我本是何处人士?34;
     李明衍一怔:34;这个...我不知。34;
第89章 老鼠与燕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