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大笑:34;难得卿如此谦逊。34;他忽然提高声音,宣布道:34;寡人决定,封李明衍为关内侯,号通渠侯,赐田三十顷,食邑三百户!34;
     这一决定如同一道惊雷,在殿内炸响。李明衍自己也惊得抬起头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34;侯爵34;这个爵位,在战国时代是极高的荣誉,仅次于王爵。自己一个穿越者,居然就这样成为了一位货真价实的侯!
     34;臣,臣不敢当!34;李明衍连连叩首,34;臣才疏德薄,岂敢受此重赏?34;
     34;爱卿不必过谦,34;秦王目光如炬,直视李明衍,34;你不仅在水利上有大功,还在平定嫪毐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此封赏,乃实至名归!34;
     一位内侍捧出金边卷轴,高声宣读了封爵诏书。霎时间,殿内响起一片贺喜之声,众臣纷纷向李明衍道贺。
     一旁的赢嘉也微微点头,眼中带着几分欣慰。整个朝会,气氛轻松融洽,宛如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朝会结束后,李明衍仍沉浸在震惊之中。他本以为完成水利工程后,自己会去到下一个工程。没想到,秦王竟一步将他提升至如此高位。这既是荣誉,也是一种责任——从此以后,他与秦国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正当他出神之际,一个儒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34;恭喜通渠侯!34;
     李明衍转身,只见昌平君熊启笑容可掬地站在那里。这位楚系贵族首领今日穿着一袭暗纹紫袍,外罩玄色大氅,腰间挂着古朴的玉佩,整个人散发着一种谦和有礼的贵族气质,丝毫看不出当日领兵作战的武将模样。
     34;昌平君谬赞了,34;李明衍连忙回礼,34;不过是侥幸受赏,何德何能当此大任?34;
     熊启摆摆手,亲切地说:34;李侯谦虚了。您通水治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此爵当之无愧!34;他做了个请的手势,34;不知李侯可否赏光,到寒舍小坐?舍弟也久仰李侯大名,想请教水利之道。34;
     昌平君主动邀请,李明衍自然不好推辞,便随他一同前往府邸。
     昌平君府邸位于咸阳城西南,虽不及相国府那般奢华,却也宽敞雅致。进入后院,只见一位三十余岁的男子正在亭中品茶,见二人来到,连忙起身相迎。
     34;正是家弟昌文君熊颠。34;昌平君介绍道,34;舍弟自幼喜好水利之术,对李侯的功绩甚是仰慕。34;
     昌文君熊颠深深一揖:34;久闻李侯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34;
     李明衍连忙回礼。昌文君与其兄昌平君颇为相似,都是那种温文尔雅的楚国贵族气质,举止谦和,言语得体,丝毫看不出权贵的傲气。三人于凉亭中落座,奴仆送上香茗点心,气氛融洽。
     34;李侯此番封爵,想必是大王对您的器重,34;昌平君轻抿一口清茶,语气温和,34;如今朝中新气象,与李侯想必甚合。34;
     李明衍微微点头:34;大王近来亲政,朝政清明,确是国家之福。34;
     昌平君微笑:34;我观李侯始终勤于职守,不问朝政,此乃明智之举。然今日李侯已封侯拜爵,身份骤变,恐怕再难远离朝堂漩涡了。34;
     这话虽是实情,却也暗含警示。李明衍心中一凛,谨慎地回应:34;昌平君所言极是。只是明衍愚钝,恐难应对朝中复杂局势。34;
     34;李侯客气了。34;昌平君放下茶盏,目光真诚,34;我兄弟二人不善虚言。今日邀请李侯来,是想坦诚相告,日后或可互相扶持。34;
     昌文君也点头附和:34;李侯以为,如今朝中,何方势力最为稳固?34;
     这个问题直指要害,李明衍思索片刻,谨慎回答:34;依在下浅见,楚系贵族在朝中根基最深,又与王室交好,自是最为稳固。34;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昌平君坦然道:34;李侯所言不错。我楚系官员虽是客卿,却世代扎根秦国,早已把秦国视为家乡。我等始终坚定地站在大王一边,不论朝局如何变化,此心不改。34;
     34;以李侯的聪明才智,想必也看出我楚系与秦王室的特殊关系。34;昌文君补充道,34;秦楚两国虽有龃龉,却已连续多代通婚。从当今大王的高祖母宣太后芈八子,再到华阳太后认先王庄襄王为子,百年来,秦楚王族可谓血脉相连。楚系贵族在秦,既是质子,也是桥梁。34;
     昌平君点头,语气变得更为亲切:34;秦楚交好,于两国皆有利。我等楚系贵族,早已将自身命运与秦国紧密相连。李侯若有意,日后可与我等多多往来,共襄秦国大业。34;
     听着二人的坦诚之言,李明衍心中暗暗惊讶。
     34;昌平君、昌文君如此坦诚相告,明衍感激不尽。34;李明衍真诚地回应,34;日后若有差遣,明衍定当竭力相助。34;
     34;好,那就说定了!34;昌平君爽朗一笑,举杯相邀,34;今日初次相谈,甚是投机。来,干了这杯,日后就是自家兄弟了。34;
     三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宛如多年故交。李明衍很喜欢昌平君和昌文君兄弟的真诚与坦率,感受到了一种少有的君子之风,没有那么多试探,没有那么多算计,在这朝堂他接触过的权臣中,已算是足够的诚意与坦荡。
     离开昌平君府时,已是夜色深深。李明衍走在回府的路上,心中思绪万千。
     34;通渠侯...34;李明衍轻声自语,品味着这个新身份带来的复杂感受。身为侯爵,他俨然进入了权力的核心圈,那么接下来,又会有怎样的挑战等待着他?
     34;楚国的底筹究竟是什么?34;他也同样暗自思忖,34;难道真的只是为了秦楚交好,而甘愿为秦王马首是瞻?还是说,在这看似单纯的姿态背后,隐藏着更深远的政治盘算?34;
    喜欢。
  

第84章 新桃换旧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