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章 暗涌伴开渠(中)[2/2页]

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数涌智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34;不会的。34;李明衍坚定地说,34;我刚才观察过暗河水流,速度均匀,没有湍急处,说明下游没有大的落差。我们乘筏顺流而下,当能找到出口。34;
     没有更好的选择,众人只得同意。伤员和体弱者上了竹筏,李明衍、蒙武和邓起则手持长竿,掌握方向。其余工人紧随其后,步行沿河岸前进。
     竹筏缓缓顺流而下,两侧洞壁渐渐逼仄,暗河也变得湍急起来。李明衍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却强作镇定,安抚众人。
     34;听!34;蒙武突然抬手示意,34;有声音!34;
     众人屏息倾听,果然听到前方传来隐约的水声,似乎是暗河汇入更大水体的声音。
     34;有希望了!34;李明衍振奋道,34;大家小心,前方可能就是出口!34;
     竹筏继续前行,水流越来越急,前方的光亮也越来越明显。终于,在经过一段狭窄的水道后,眼前豁然开朗——暗河汇入了一条地表小溪,阳光照射下来,如同天堂之光。
     众人欢呼雀跃,纷纷爬上岸,感谢上天保佑。蒙武查看了一下方位,惊喜地发现:34;这里距工地不过五里,我们竟然沿暗河绕了一个大圈!34;
     李明衍与邓起对视一笑,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庆幸和释然。
     回到工地时,郑国和其他人正忧心忡忡地组织新一轮救援。看到李明衍一行人平安归来,所有人都欢呼起来。郑国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一把抱住李明衍:34;回来就好!回来就好!34;
     当晚,李明衍与郑国在帐篷中彻夜未眠,总结经验教训,修改工程方案。
     34;此次事件给了我们重要启示,34;李明衍指着新绘制的图纸,34;地下情况复杂,我们必须增加预先勘测环节,防患于未然。34;
     郑国点头赞同:34;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铁篾缚石灰这一妙法,可大幅提升支撑结构强度。此法若用于渠道护壁,必能增强整体稳固性。34;
     两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惺惺相惜。一场危机,两位水利专家的默契与信任更上一层楼。
     工地很快恢复了往日的忙碌。蒙武兑现了承诺,加派了一千精锐士卒协助施工,昼夜轮换,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不到半月,暗河区域耽误的工期已经完全弥补,整体进度甚至比原计划还要提前。李明衍站在新建的观察平台上,俯瞰着这片几日前还令人胆战心惊的区域。如今,在他与郑国的精心设计下,这处地下暗河不仅不再是威胁,反而成了工程的助力。
     34;诸位请看,34;李明衍向围观的工匠和士卒们介绍,声音中带着难掩的自豪,34;我们没有盲目填埋暗河,而是将其化敌为友。34;
     只见原本塌陷的区域已被改造成一个精巧的地下水道系统。工匠们依照李明衍与郑国的设计,用铁篾缚石灰法构建了一系列拱形支撑,稳固了上方土层;同时,他们在地下开凿了一条规整的引水道,将暗河水引入主渠道的分支系统,既解决了地下水的威胁,又为渠系增添了一处天然水源。
     34;此乃39;因势利导39;之法,34;郑国捋着胡须,向众人解释,34;先贤有云:39;水来土掩,不如水来土疏39;。强行与自然对抗,终将失败;顺应自然之势,方为上策。34;
     他指向地下水道入口处巧妙设计的闸门系统:34;此闸一开,地下水平缓注入引水道;此闸一关,暗河水位回升,自动溢出远处的泄洪口。无论旱涝,都能自如调节。34;
     众工匠纷纷称赞,连见多识广的老匠人们也啧啧赞叹这精妙的设计。郑国得意地瞥了李明衍一眼,眼中闪烁着同行间特有的默契——这套系统虽是郑国主导设计,但核心理念却源自李明衍提出的34;水位自动调节34;原理,是两人技艺的完美结合。
     蒙武站在一旁,目光炯炯地审视着这一切。这些日子以来,他亲眼见证了两位水利专家如何在危机中迸发灵感,将灾难转化为机遇。
     34;开闸!34;郑国一声令下。
     几名工匠合力转动巨大的木轮,闸门缓缓升起。只听34;哗啦34;一声,地下暗河的水流沿着新建的引水道奔涌而出,水声清脆,如同一曲胜利的乐章。透过特别设计的观察孔,众人可以清楚地看到水流平稳地汇入人工渠道,丝毫没有泛滥的迹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34;成了!34;李明衍欣慰地拍手,转身对蒙武道,34;多亏将军及时调集人手,才能在短短七日内完成这般复杂工程。34;
     蒙武难得地露出笑容:34;李水官过谦了。若非你与郑国妙手回春,灵机一动,化险为夷,怕是再多的人手也无济于事。34;他目光深邃地注视着李明衍,34;在下行军打仗数载,自认见过不少能人异士,但像李水官这般学识渊博、临危不惧者,实属罕见。34;
     李明衍谦虚地笑了笑:34;将军谬赞。若论临危不惧,还是将军当先。那日在暗河中,若非将军镇定自若,指引方向,恐怕我等难以安全脱险。34;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都流露出经历生死后的相知之情。此前,蒙武对李明衍的态度更多是监视与观察;而今,却多了几分战友间的敬重与亲近。
     34;郑先生,李水官34;蒙武忽然正色道,34;我已将此次事件的处理过程详细记录,专函呈报秦王。想来不日就会有嘉奖下来。34;他略一停顿,声音低了几分,34;我在函中特别提及,二位不仅解决了危机,更开创了新的水利之法,将对郑国渠乃至关中水利有深远影响。34;
     李明衍与郑国相视一笑,郑国道:34;蒙将军如此美言,老朽愧不敢当。一切皆为工程计,为百姓计。34;
     34;正是此理,34;蒙武点头,眼中流露出少有的热切,34;我虽是武将,但也知道治国先需安民,安民先需利民。这郑国渠若成,关中百姓皆受其利,我大秦国力必增十倍!李水官、郑先生,你们这是在为大秦、为天下百姓做大善事啊!34;
     李明衍与郑国相视一笑,都没有接话。
     明河易见,暗河难察。今日解决了地下暗河,却不知更大的暗涌,正在悄然汇聚...
    喜欢。
  

第22章 暗涌伴开渠(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