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番插曲,接下来的清剿更加彻底。
官军们掘地三尺,又找出几个藏匿的匪徒和几个真正的苦力。
最终,在一处极为隐蔽的、设有机关的密室中,找到了黑风寨历年劫掠所藏的大部分金银珠宝、古玩玉器。
数量之巨,连见多识广的魏长河都为之咋舌。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将黑风寨的残垣断壁和斑斑血迹染得更加凄艳。
大局已定。
匪徒或死或俘,山寨被彻底捣毁,缴获的战利品堆积如山。
魏长河命令部下清理战场,统计战果,看押俘虏,准备明日一早押解下山。
他走到华清面前,抱拳沉声道:
“方大人,黑风寨已破,北疆一大利害就此铲除,百姓可安枕矣。”
“此役,方大人当居首功!”
“末将定将方大人之功绩,一字不落,奏报天听!”
华清望着这片被鲜血与火焰洗礼过的山寨,目光幽深,仿佛透过眼前的景象,看到了很远的地方。
他轻轻抚摸着腰间那柄金菜刀冰凉的刀柄,缓缓道:
“将军辛苦了,首功乃是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华清只是尽了绵薄之力罢了。”
“此间事了,我要回京城了。”
他目光扫过地上被捆成粽子、兀自不甘嘶吼挣扎的屠刚,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如同看一只垂死的蝼蚁,再无半分停留。
魏长河重重点头:
“方大人放心回京吧。”
华清翻身上马,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弥漫着血腥与硝烟的山寨,以及那面在风中猎猎作响的“魏”字大旗,轻夹马腹。
坐骑长嘶一声,扬起四蹄,向着南方京城的方向绝尘而去。
……
四十载光阴,弹指一挥。
昔日临江城香满楼前意气风发的少东家,如今已是两鬓染霜、德高望重的老尚食。
深宫御膳房的烟火,熏染了他沉稳的气度。
两代帝王的恩宠(先帝与当今圣上),赋予了他无上的尊荣。
御赐的金菜刀,早已成为宫廷中一个传奇的象征,代表着无懈可击的技艺与无可替代的信任。
然而,再辉煌的筵席,终有散场之时。
这年深秋,紫禁城层林尽染。
年逾花甲的华清,在御书房恭敬地呈上了告老还乡的奏疏。
鬓发也已微霜的皇帝,看着这位陪伴皇家膳食近半个世纪的老臣,眼中流露出深深的不舍,但更多的是理解与敬重。
“爱卿操劳一生,为朕,为先皇,殚精竭虑,功在社稷。”
“如今思归故里,颐养天年,乃人之常情。”
“朕…准了。”
皇帝的声音带着感慨,亲自起身,将一份加盖了玉玺的恩旨和一份厚厚的赏赐单交到华清手中:
“临江府赐良田百顷,永免赋税。”
“望爱卿归乡后,福寿安康。”
“老臣…叩谢天恩!”华清深深拜伏下去,额头触及冰冷光滑的金砖地面,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
是解脱,亦是对这座巍峨宫城最后的不舍。
同时,他也知道,新一轮的“厨神争霸赛”又要开始了。
离京那日,并无盛大仪仗。
一辆宽敞朴素的青帷马车,在数名御前侍卫的护送下,悄然驶出京城巍峨的朝阳门。
车厢内,华清握着妻子不再柔嫩却依旧温暖的手。
妻子怀中,抱着他们的小孙儿,那是远在两广任巡府的小儿子方知远托人送回京、如今又随他们南下的血脉。
马车辘辘,碾过官道厚厚的落叶。
车窗外,是连绵的金黄秋色,如同流淌的熔金。
华清闭着眼,耳边似乎还回响着御膳房里锅勺的铿锵、帝王的赞誉、同僚的恭贺……最终,都化作了临江运河那熟悉的、带着水汽的清风。
深秋的临江,水色澄碧,天高云淡。
马车
第894章 厨神(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