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州的刺史部,是武帝创办推行的,货币改革他也干了。
向商人征税,武帝走在了刘辩的前面,这是刘辩有底气接着干,并设立税官的原因。
刘辩要重启鸿都门学,要向天下推行学堂。
人家依旧干在前面,太学和要求所有郡国皆增设学官,差不多的模板。
刘辩能将锦衣卫弄的这么顺利,依旧得益于武帝。
武帝麾下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身着绣衣,是武帝非常规手段的极致体现。
绣衣拥有临机决断、诛杀二千石以下官员的生杀大权,还可以代表皇帝巡查地方。
各种制度多的说不过来,什么皇亲国戚士人大家,亦或者是藩王,都被新政折磨的哭都哭不出来。
正是因为武帝身上的各种创新,刘辩才敢去推行新政。
他自认为自己的声望和对朝廷的掌控,已经不弱于武帝了。
刘辩离开了,把剩下的时间交给三公九卿等在尚书台自己商量。
……
几日时间过去,昭宁二年即将结束。
跨年的日子来了,百姓家拿出积蓄,生火做饭,肉香在大街小巷飘荡。
百官穿上厚衣物,带着家眷,向着乐成殿聚集。
进入南宫,大臣和家眷分开,家眷将会由皇后接待,大臣则要去与天子喝酒。
宫门外汇聚着许多人,有人来的早,早早就在宫门等候。
除了大臣,今年还有一群特殊的人。
“齐王刘承到!”
众大臣纷纷转身,然后就见到名少年在侍卫的簇拥下过来。
齐王刘承是高祖庶长子刘肥之后,代代嫡传下来,是大汉最古老最显赫的藩王。
身上高祖的血脉尤其纯正,不是刘辩能比的。
不过现在已经改了代,讲究的是跟光武帝血脉的疏远。
哪怕天子无嗣驾崩,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
还没完,又是几道喊声响起。
“陈王刘宠到!”
刘宠,明帝玄孙,很有才干的人,尤其善射。
“下邳王刘宜到!”
名声不显,看着很年轻。
“沛王刘曜到!”
沛王封地在高祖家乡,他是光武帝子刘辅之后。
“平原王刘硕到!”
“燕王到!”
“彭城王到!”
“常山王到!”
“赵王到!”
“中山王到!”
“……”
各式各样的王,一下子来了十几位。
还没完,接着又是近百名刘姓侯来到宫门外等候。
他们是前述那些王爷的族兄弟,在推恩令的作用下,或是乡侯或是亭侯,手里既没兵也没权,就是吉祥物。
如此多的王侯一起来参加今年的宫宴,让朝中老臣都恍惚了。
朝廷拳头够硬,一纸诏书才能将他们召集在一起,否则的话谁会理你。
这些王爷,没人摆架子,一个个都老实的站着,生怕哪让人抓了把柄,最后小命不保。
人群里有一名奇怪的人,南匈奴单于于夫罗。
他站在那,和那些藩王格格不入,与其他小心加担忧不
第518章 众藩王参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