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跑了!34;少年的声音带着哭腔,34;我去酒窖时,他把小妾推进酒缸,自己从暗道溜了!34;
34;暗道通哪儿?34;姜维抓住王大爷的手,指节发白。
老汉往南墙根指:34;通到城外的龙王庙,那是当年你爹修的,说是怕洪水淹城...没想到成了这狗东西的逃命道!34;
姜维翻身上马,青骢马的蹄子在石板上刨出火星。34;霍弋守住城门,马邈安抚百姓,34;他对身后的士兵喊,34;张弩跟我追!34;
穿过南巷时,姜维看见面熟悉的墙——小时候他总在这儿刻身高,最高的那道痕还在,比现在的他矮了一个头。墙根的杂草里,插着根断了的糖人棍,糖渣早就化了,只剩下根竹篾,在风里轻轻晃。
34;将军快看!34;张弩指着远处的龙王庙,庙门大开着,门口的石狮子被砍了只耳朵,34;他肯定在里面!34;
姜维勒马时,看见庙檐下挂着串红绸,是蜀军的记号——俄何烧慕的人已经到了。他翻身下马,拔出剑往庙里走,脚踩在香灰上,软得像踩在棉花里。
供桌上的香炉翻倒了,香灰撒了满地,混着几粒青稞——定是李辅从百姓家抢的。神龛后面传来呜咽声,姜维绕过去,看见个穿红裙的女子缩在角落,发髻散了,金钗掉在地上,正对着尊龙王像磕头,额头磕得通红。
34;李辅呢?34;姜维的剑指着她,声音冷得像冰。
女子哆嗦着往供桌下指,那里有块松动的石板,边缘还沾着新鲜的泥土。张弩冲过去掀开石板,下面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飘出股酒气——李辅肯定从这儿钻了。
34;将军,我下去追!34;张弩就要跳,被姜维拉住了。
34;别追了。34;姜维望着洞口,忽然想起母亲常说的话,34;天网恢恢,他跑不远。34;他捡起地上的金钗,钗头的凤凰缺了只眼睛,34;这是抢的百姓的吧?给王大爷送去,让他还给人家。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走出龙王庙时,夕阳正往城墙外沉,把影子拉得老长。姜维望着天水城的屋顶,忽然觉得像幅没画完的画——小时候他总在沙盘上画家乡,画的就是这样的屋顶,只是那时的屋顶上飘着炊烟,不是硝烟。
第四折 坟前荐新麦
北坡的松树绿得发黑,树干上缠着红绸——是街坊们怕魏军砍树,特意系的,说这样树就成了34;神树34;。姜维蹲在母亲的坟前,坟头的草刚被割过,露出新翻的黄土,上面摆着个粗瓷碗,碗里盛着新收的青稞。
34;娘,我回来了。34;他捻起颗青稞,放在坟前的石头上,34;您看,今年的麦子长得好,比洛阳的还饱满。34;风穿过松针,34;沙沙34;的响,像母亲小时候拍他睡觉的声音。
张弩站在远处,手里捧着件洗干净的麻布衫——是从百姓家借的,给姜维换去沾血的战袍。少年看见姜维的肩膀在抖,却没敢上前,只是把衫子放在旁边的石头上,悄悄退到松树后面。
俄何烧慕提着壶酒走来,脚步轻得像猫。34;将军,34;他把酒放在坟前,34;这是羌人自酿的青稞酒,您娘若是在世,定会喜欢。34;他往远处望,34;霍弋说,李辅在城外被俄何烧戈的人抓住了,正捆在马背上往城里拖。34;
姜维没回头,只是用手指把坟前的土抹平。34;让他跪着给城里的百姓谢罪。34;他的声音哑得像磨过的石头,34;粮仓要改回来,酒窖里的酒分给伤兵和老人,那些抢来的东西,一件一件还给百姓。34;
34;都记下了。34;俄何烧慕望着松树上的红绸,34;王大爷说,您小时候总在这棵树下读书,还说长大了要让天下的百姓都有馍吃。34;
姜维笑了,眼角的泪滴在黄土上,晕开个小小的圈。34;那时候不懂事,34;他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土,34;现在才知道,让百姓有馍吃,比打赢十场仗还难。34;
张弩忽然从树后跑出来,手里拿着个糖人——是王大爷刚做的,捏的是个骑马的将军,虽然歪歪扭扭,却笑得眉眼弯弯。34;将军,王大爷给您的。34;少年把糖人递过来,指尖沾着糖稀,34;他说您小时候最爱吃这个。34;
姜维接过糖人,糖稀沾在指尖,甜得发腻。他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34;伯约,别学那些争权夺利的人,要学你爹,种好地,护好百姓。34;
34;张弩,34;姜维把糖人塞给他,34;去告诉霍弋,明天开仓放粮,让伙夫蒸青稞馍,每个百姓都能领两个。34;他望着远处的天水城,炊烟正从屋顶升起,像条白色的带子,34;再让马邈统计下,谁家的房子在打仗时塌了,咱们帮着修。34;
走下北坡时,松涛声里混着百姓的笑。姜维看见俄何烧戈正背着个老太太往医馆走,老太太的怀里抱着个布包,里面露出半块青稞馍;霍弋指挥士兵修补被撞坏的城门,城砖上的裂缝用新土填着,像道刚愈合的伤口。
他忽然觉得,这才是母亲想看到的景象——地里长着庄稼,屋顶飘着炊烟,孩子们手里拿着糖人跑,而不是拿着刀枪。
第五折 麦香漫城墙
天水城的粮仓前排起长队,百姓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容器——豁口的陶罐、破了底的竹篮,还有用头巾缝的布兜。马邈站在粮堆上,手里的木瓢舀起青稞,麦粒落在容器里,发出34;沙沙34;的响,像春蚕在啃桑叶。
34;都别急,34;马邈的嗓子喊得发哑,34;每人两升,够吃三天,吃完再来领!34;他的账本放在粮堆边,上面记着领粮人的名字,笔画歪歪扭扭,却都打着红勾——表示已经领到。
姜维站在城墙的箭楼上,望着北坡的松树。张弩正带着几个士兵往树上挂红绸,少年的身影在绿丛里晃,像只蹦跳的小鹿。昨夜李辅跪在城门口谢罪时,百姓们扔的石头把他的头砸破了,血顺着脸颊流,却没人可怜他——谁让他把粮仓改成酒窖呢。
34;将军,34;霍弋走上箭楼,独眼里映着阳光,34;司马昭派的援军快到陈仓了,探马说有三万人,带队的是邓艾。34;他手里的地图上,陈仓的位置画着个红圈,像只睁着的眼。
姜维接过地图,指尖划过34;祁山34;二字。那里的麦子也该熟了,去年种下的青稞,此刻定也黄澄澄的。34;让俄何烧戈带羌兵守洮河渡口,34;他在地图上画了道线,34;你带五千人回狄道城,加固城墙,多备滚石和箭。34;
霍弋刚要走,就见王大爷提着个竹篮上来,里面装着刚蒸的青稞馍,还冒着热气。34;将军,尝尝老朽蒸的馍。34;老汉的手在衣襟上擦了又擦,34;放了点枣泥,是你娘以前最爱放的。34;
姜维拿起个馍,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他掰了半块递给霍弋,又掰了半块给刚跑上来的张弩,少年的胳膊已经拆线了,伤口处结了层浅褐色的痂。
34;邓艾来了又怎样?34;张弩咬着馍,含糊不清地说,34;咱们有天水城,有祁山,还有这么多百姓支持,他打不进来!34;
姜维望着城墙外的田野,新收的麦地里,蜀军和百姓一起翻土,准备种下一茬青稞。阳光洒在地里,土坷垃泛着金辉,像撒了满地的碎银子。
34;对,34;他咬了口馍,枣泥的甜混着麦香,像极了小时候的味道,34;只要地里还长庄稼,只要百姓还盼着咱们,这仗就还能打下去。34;
风从城墙外吹过,带着麦香钻进箭楼。姜维看见远处的秦岭,像条沉睡的巨龙,山顶的积雪在阳光下闪着银光。他知道,邓艾的大军很快就会压过来,天水城又将陷入战火,但此刻,他只想多闻闻这麦香——这是母亲想闻到的味道,是天下百姓都该闻到的味道。
张弩忽然指着城下喊:34;将军快看!俄何烧慕在教孩子们读书呢!34;
姜维往下望,粮仓旁的空地上,俄何烧慕正拿着根树枝在地上写字,孩子们围着他念:34;汉...汉旗...飘扬...34;声音稚嫩,却像麦粒落地般,掷地有声。
他握紧了手里的半块馍,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虽然重,却也暖——因为这担子上,挑着的不仅是蜀汉的江山,还有无数像母亲一样的期盼,像王大爷一样的笑脸,像张弩一样的少年眼睛里的光。
这光,比洛阳的宫灯亮,比祁山的星火暖,能照亮往后的路,哪怕还要走三千里,哪怕还要打三百年。
喜欢。
第239章 兵锋直指天水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