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斜谷道口设疑兵
斜谷道的晨霜还没被太阳晒化,姜维已带着亲兵登上了谷口的望楼。楼外的旌旗在寒风里抖得厉害,34;汉34;字旗的边角被风撕出了裂口,倒像是匹历经百战的老马,喘着气也要往前冲。
34;将军,您看那边。34;亲兵指着谷外的官道,远处的尘烟像条黄蛇,正慢悠悠地往这边爬。姜维举起望远镜——那是他让人按西域传来的图纸做的,铜筒里嵌着两块琉璃片,能把十里外的动静看得清清楚楚。
镜筒里的景象让他眉峰一挑:尘烟里裹着二十多辆马车,每辆车上都插着魏字旗,护送的士兵却只有百余人,甲胄松松垮垮的,连长矛都懒得握紧。34;倒像是送粮的。34;他放下望远镜,指尖在栏杆上敲出轻响,34;司马昭这是想给咱们送年货?34;
身后的周平忍不住笑:34;将军说笑了。依末将看,这怕是诱敌的幌子。去年在祁山,司马师就用这招骗了咱们的巡逻队。34;他说着摸了摸腰间的箭囊,里面的箭杆都刻着记号——那是防备自己人误伤的法子,还是当年诸葛亮教的。
姜维没接话,眼睛盯着那队人马的影子。太阳升高些后,尘烟里忽然多出些黑点,细看竟是骑兵,约莫有五百人,远远地缀在粮车后面,马蹄踏起的碎土在阳光下闪着金。34;有意思。34;他嘴角勾起弧度,34;前面是饵,后面是钩,倒想看看这钩有多利。34;
他转身下楼时,木梯被踩得咯吱响。谷口的营帐里,马邈正对着沙盘皱眉,看见姜维进来赶紧起身:34;将军,要不要末将带两千人去劫了这队粮车?正好咱们的粮仓快见底了。34;
34;急什么。34;姜维拿起根木杆,在沙盘上划出条弧线,34;让霍弋带南中兵去,就用他们的竹箭——记住,只射马,不射人。34;他往沙盘里的密林处插了面小旗,34;让他们把粮车赶到这儿来,然后放把火,动静越大越好。34;
马邈愣了愣:34;将军是想......34;
34;让司马昭知道,咱们缺粮缺得快疯了。34;姜维放下木杆,拍了拍他的肩膀,34;去年在绵竹关,你用连弩射穿司马望帅旗的时候,不也故意让他看见箭杆上的蜀锦吗?34;
帐外传来霍弋的嗓门,南中兵们正扛着竹箭往密林里钻。那些箭杆是用澜沧江的毛竹做的,轻便却不结实,射出去三十步就会弯,正好用来做疑兵。姜维站在帐门口,看见张弩背着他给的箭囊跑过去,少年的靴子上还沾着绵竹关的泥,却跑得比谁都快。
午时的太阳晒得人发晕,谷外忽然响起喊杀声。姜维登上望楼时,正看见南中兵从密林中冲出来,竹箭像雨点似的往粮车那边飞。魏军护送队果然没抵抗,扔下粮车就往回跑,连插在车辕上的魏字旗都顾不上拔。
34;将军,霍弋将军按您的吩咐,只射伤了十三匹马。34;周平举着望远镜汇报,声音里带着笑意,34;后面的骑兵没敢追,就在原地打转呢。34;
姜维点点头,目光却落在更远的地方。斜谷道的尽头是陈仓,司马昭的主力就屯在那儿。这些粮车和骑兵,怕是来探虚实的。他对周平说:34;让伙夫营去把粮车推回来,挑十车坏粮摆在营门口,再让伤兵去守着——记住,要让魏军的斥候看见。34;
傍晚时分,谷外的骑兵果然派了人来侦察。那斥候穿着蜀人的衣裳,却把裤脚扎得紧紧的——蜀地的汉子从不这么穿。姜维在望楼里看着他溜到营门口,看见那些堆在地上的坏粮,看见伤兵们有气无力地靠着粮袋,转身就往回跑,连掉在地上的草帽都没捡。
34;鱼儿快上钩了。34;姜维下楼时,正碰见马邈在给士兵分新煮的腊肉。南中运来的腊肉用松枝熏过,香气能飘出半里地。34;让弟兄们今晚都勒紧腰带。34;他笑着说,34;明天这时候,说不定就能吃上魏军的干粮了。34;
马邈把手里的腊肉往嘴里塞:34;将军放心,末将已经让伙夫把腊肉都藏起来了。营里埋的那些坏粮,足够让魏军信以为真。34;他忽然压低声音,34;就是张弩那小子,刚才偷吃腊肉被我撞见了,要不要......34;
34;让他吃。34;姜维摆摆手,34;少年人长身子,明天还要他射穿司马望的头盔呢。34;想起那孩子在绵竹关的样子,他忽然觉得喉咙发紧——当年自己跟着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不也总被先生笑着塞干粮吗?
夜色降临时,斜谷道里飘起了细雨。姜维披着蓑衣巡查营房,听见帐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咳嗽声——那是士兵们故意装的,为的就是让魏军的探子听着。走到最西头的营帐时,他听见张弩在跟同伴吹牛。
34;我告诉你们,当年在绵竹关,我一箭就射穿了魏军百夫长的咽喉!34;少年的声音带着得意,34;等明天交兵,我再射穿司马望的眼睛,让他知道咱们蜀人的厉害!34;
帐外的姜维忍不住笑了。他想起诸葛亮在五丈原时,总爱摸着自己的头说:34;伯约啊,锐气是好的,但也要懂得藏锋。34;那时总觉得先生太过谨慎,如今站在这里,才明白这藏锋里藏着的,是多大的底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雨越下越大,打在望楼的瓦片上噼啪作响。姜维望着谷外的黑暗,那里藏着司马昭的大军,藏着刀光剑影,也藏着蜀地的生死。他握紧了腰间的剑,剑柄上的34;汉34;字被磨得发亮——这把剑,是诸葛亮临终前给的,说等克复中原那天,就用它来祭告先帝。
34;快了。34;他对着黑暗轻声说,像是在对先生承诺,又像是在对自己鼓劲6远处的雨幕里,忽然闪过几点火光,那是霍弋按约定发出的信号——魏军的斥候已经撤了,看来这疑兵之计,是真的成了。
第二折 木门道里布杀机
木门道的晨雾比斜谷道更浓,浓得能把人裹住。姜维牵着马走在前面,马蹄踩在湿滑的石板路上,时不时打滑。身边的霍弋用拐杖探着路,独眼里满是警惕:34;将军,这地方太险了,万一魏军......34;
34;越险的地方,才越安全。34;姜维打断他,指着路边的巨石,34;你看这石头,只要用绳子一拉,就能滚到路中间。当年张合就是在这里中了丞相的计,连尸骨都找不全。34;他忽然停住脚,往巨石后面看了看,34;让南中兵把竹篓藏在这里,里面装满石灰,等魏军来了就往下泼。34;
霍弋点头应着,转身去安排。雾气里传来士兵们搬动竹篓的声音,还有南中方言的吆喝,听起来倒像是在山里采笋。姜维继续往前走,看见道旁的大树上有不少树洞,便对亲兵说:34;让弓箭手藏进树洞里,记住,听见第一声锣响再射箭。34;
走了约莫三里地,前面出现了个拐角。拐角后的路面突然变窄,最窄处只能容两匹马并行。姜维让人把提前备好的圆木堆在拐角两侧,圆木上都缠着浸了桐油的麻布。34;等魏军的先锋过去一半,就把圆木推下去。34;他摸着圆木上的毛刺,34;让他们进退不得。34;
布置到午时,雾气渐渐散了些。木门道像条被剖开的蛇,露出了藏在腹里的杀机。姜维站在高处往下看,士兵们都已各就各位——树洞里的弓箭手握着箭,巨石后的南中兵攥着绳子,连路边的草丛里都藏着持短刀的死士。
34;将军,霍弋将军说西面的疑兵已经安排好了。34;周平跑上来汇报,手里拿着块啃了一半的麦饼,34;他让末将问您,中午的干粮要不要再分些,弟兄们都说早上的粥太稀了。34;
姜维接过麦饼咬了口,粗粝的麸皮剌得嗓子疼——这是故意做的糙粮,就怕魏军的细作看出破绽。34;告诉弟兄们,今晚吃魏军的精米。34;他把麦饼揣进怀里,34;让伙夫把咱们的腊肉都炖上,等打完仗,每人三斤!34;
周平刚跑下去,远处就传来了马蹄声。姜维赶紧躲到巨石后面,看见一队魏军骑兵从道口进来,约莫有五百人,个个都穿着明光铠,手里的长矛闪着冷光。为首的是个红脸膛的将军,腰间挂着块虎符,看军衔竟是个偏将军。
34;都打起精神来!34;红脸将军的嗓门像打雷,34;司马将军说了,前面就是蜀军的粮仓,只要拿下木门道,今晚就给弟兄们庆功!34;骑兵们跟着哄笑,马蹄踏得石板路咚咚响,根本没注意路边的树洞和巨石。
姜维的心跳开始加速。他数着骑兵的数量,看着他们渐渐走进拐角。当最后一个骑兵的马蹄刚过拐角时,他猛地举起手,对着身边的亲兵做了个手势。亲兵会意,敲响了手里的铜锣——咚!
锣声刚落,两侧的巨石就轰隆隆滚了下去,正好堵在拐角两头。紧接着,树洞里的箭像暴雨般射出,石灰竹篓从高处泼下,白茫茫的一片里,传来魏军骑兵的惨叫。
34;杀!34;姜维拔出剑,率先从巨石后冲出去。南中兵们跟着呐喊,举着长矛往混乱的魏军里扎。那些被石灰迷了眼的骑兵在马上乱撞,有的掉进路边的深沟,有的被自己人的马蹄踩伤,惨叫声此起彼伏。
红脸将军倒是悍勇,挥舞着大刀砍倒了两个南中兵,正要突围,却被一支箭射穿了肩膀。他回头看时,张弩正站在巨石上拉弓,少年的脸上沾着石灰,眼睛却亮得惊人:34;狗贼!尝尝爷爷的箭!34;
第二支箭接踵而至,这次射穿的是红脸将军的咽喉。他从马上摔下来时,腰间的虎符掉在地上,被姜维一脚踩住。34;缴械不杀!34;姜维举着剑呐喊,声音在山谷里回荡。那些没被射死的魏军看看被堵死的前后路,又看看周围密密麻麻的蜀军,纷纷扔下了武器。
打扫战场时,霍弋提着个魏军的干粮袋跑过来,里面的精米还带着香气:34;将军,您看!魏军的粮草果然充足,这下咱们不用吃糙粮了。34;他倒出一把米,里面还混着几颗红枣,34;这狗贼吃得比咱们还好!34;
姜维捡起颗红枣放进嘴里,甜味在舌尖散开。他望着被堵在拐角里的魏军尸体,忽然想起诸葛亮在木门道射杀张合的场景。那时自己还是个降将,站在远处看着魏军的溃兵哭嚎,心里竟有些不是滋味。如今亲自主持这场伏击,才明白这胜利的甜味里,藏着多少血和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34;让弟兄们把魏军的甲胄都扒下来。34;他对霍弋说,34;挑些身材差不多的换上,明天去诈开陈仓的城门。34;远处的陈仓城还在魏军手里,那里才是真正的硬骨头。
夕阳西下时,木门道里燃起了篝火。士兵们围着篝火烤魏军的干粮,张弩拿着缴获的长矛舞得正欢,少年的影子被火光拉得很长,像个真正的将军。姜维坐在火堆旁,看着跳动的火苗,忽然觉得这木门道的杀机里,也藏着新生的希望。
第三折 陈仓城外诈城门
陈仓城的城墙在晨雾里像条灰龙,垛口上的魏军哨兵缩着脖子,时不时往远处望一眼。城楼下的吊桥高高拉起,护城河的水面结着薄冰,反射着灰蒙蒙的光。
34;将军,都准备好了。34;马邈勒住马,低声对身边的姜维说。他们穿着缴获的魏军甲胄,混在昨晚俘虏的魏军里,装作溃败的样子,正往城门走。马邈的脸上抹了些血污,连声音都刻意压低,像极了败兵的沙哑。
姜维点点头,故意让自己的铠甲松垮些,还把头盔歪在一边。他瞥了眼身后的张弩,少年穿着不合身的魏军军服,肩膀都快被甲胄压垮了,却硬是挺得笔直,眼睛死死盯着城门,像是在数上面的砖缝。
34;站住!干什么的?34;城楼上的哨兵喊起来,长矛指着他们。姜维赶紧翻身下马,装作踉跄的样子跪倒在地:34;官爷!我们是木门道逃回来的,蜀军太厉害了,偏将军他......他阵亡了!34;
城楼上沉默了会儿,传来另一个声音:34;可有凭证?34;姜维赶紧从怀里掏出那块红脸将军的虎符,高高举起:34;这是偏将军的虎符,官爷您看!34;
吊桥缓缓放下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像要散架似的。姜维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角的余光看见马邈悄悄摸向腰间的短刀——那是约定的信号,只要城门一开,就先杀了守门的卫兵。
走进城门洞时,守门的魏军校尉眯着眼打量他们。这人留着络腮胡,左额有块刀疤,手里的马鞭敲着靴子,眼神像鹰隼似的。34;你们偏将军惯用的兵器是什么?34;他忽然发问,声音冷得像冰。
姜维心里一紧——昨晚忘了问俘虏这茬。他脑子飞快地转着,想起红脸将军尸体旁的大刀,赶紧回答:34;是......是柄偃月刀,据说还是当年关云长用过的样式!34;
络腮胡校尉的眼神缓和了些,刚要说话,旁边忽然跑过来个小兵,对着他耳语了几句。校尉的脸色瞬间变了,猛地拔出刀:34;他们是蜀军!快关城门!34;
说时迟那时快,马邈已经扑了上去,短刀直刺校尉的咽喉。姜维拔出藏在甲胄里的剑,砍倒了旁边的两个卫兵。张弩也反应过来,捡起地上的长矛,一下子捅穿了一个想拉吊桥的魏军。
城门洞里顿时乱成一团。跟着混进来的蜀军士兵纷纷撕下伪装,拔出武器砍杀魏军。城楼上的哨兵吹响了号角,呜呜的声音刺得人耳朵疼。姜维砍倒最后一个守门卫兵,对着城外大喊:34;霍弋!动手!34;
城外传来震天的呐喊,霍弋带着南中兵冲了过来,手里的竹箭像雨点似的射向城楼。城楼上的魏军被射得抬不起头,吊桥没能拉起来,护城河的冰面被马蹄踏碎,溅起的水花在晨光里闪
第237章 祁山古道伏兵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