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1章 筹谋北伐定良策[2/2页]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作家小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先放箭,近了就用铁球砸,实在不行就跳下马肉搏。
     34;注意马镫的松紧!34;狼女骑着黑马在队列旁穿梭,银枪杆敲了敲一个羌骑的马镫,34;上次在武都,就是有人马镫松了,摔断了腿,差点被魏军活捉。34;她突然勒住马,指着远处的靶场,34;看到那面红旗没?午时前射中旗心的,赏两斤风干牛肉!34;
     姜维的铁肢正在调试一架新造的34;投石机34;。这是他根据诸葛亮的图纸改良的,木架上加了层铁皮,能防箭;投石袋用的是羌人的牦牛皮,比原来的麻布结实三倍。他让人把十斤重的石头放进袋子,摇动摇杆,石头34;呼34;地飞出去,砸在三十步外的土坡上,炸出个半人深的坑。
     34;再加两圈麻绳。34;姜维指着摇柄处,34;上次试的时候,摇快了就打滑,得缠紧点。34;他往投石机的轮子上涂桐油,34;刘老爹说这轮子轴是用阴平道的39;铁梨木39;做的,硬得很,就是怕潮,每天都得擦一遍油。34;
     军械坊外的空地上,堆着五十车干草。张达正指挥士兵往草堆里塞硫磺和硝石,外面再裹上湿泥巴——这是34;火攻车34;,到时候推到敌营前,点燃引线就跑,湿泥巴烧干后,硫磺就会炸开,浓烟能呛得人睁不开眼。
     34;记住要留个透气的小口,34;张达拍了拍一个草堆,34;上次在鹰嘴崖,有个草堆塞太实,没烧起来,反而被魏军当柴火烧了,还夸咱们送的柴好烧。34;他突然笑了,露出颗豁牙,34;这次让他们尝尝好烧的39;柴39;是什么滋味!34;
     太阳落山时,所有准备工作都差不多了。连弩箭堆得像小山,矛头闪着寒光,投石机在月光下像沉默的巨兽。士兵们坐在校场边,互相检查着甲胄,有的在磨刀,有的在给马刷毛,还有的在缝补破了的战袍——每个人的动作都很慢,但很认真,像在准备一场盛大的仪式。
     姜维站在军械坊的屋顶,望着满天星斗。北斗星的勺柄正指向西北,那是祁山的方向。他从怀里掏出诸葛亮的《出师表》残卷,借着月光抚摸上面的字迹——34;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34;。墨迹已经发黑,但每个字都像团火,烧得他心里发烫。
     远处传来羌女们的歌声,是用西羌语唱的,大意是34;跟着狼女打胜仗,抢回牛羊回家乡34;。歌声里,夹杂着铁匠铺的锤声、校场的马蹄声、士兵们的笑骂声,像一首杂乱却充满力量的战歌,在阴平道的夜空里回荡。
     第四折 联羌制敌布暗线
     词曰:
     羌寨献良马,结盟共抗曹。
     暗线深埋魏营侧,只待时机到。
     信使传密语,细作探兵韬。
     里应外合风云变,胜算又增高。
     牦牛寨的青稞酒刚开封,香气就飘出了半里地。寨主的大女儿卓玛正用银碗给姜维倒酒,碗沿的花纹是用银丝嵌的,是西羌最贵重的34;结盟碗34;——只有部落联盟时才拿出来用。
     34;邓艾杀了我们三个牧民,34;卓玛的声音带着哭腔,银碗在她手里轻轻发抖,34;还抢走了二十头牦牛,说是39;借39;的,其实就是抢!34;她往火堆里扔了块松脂,火苗腾地窜起,照亮了帐内十几个羌寨首领的脸,34;我们愿意跟将军一起打魏军,夺回我们的牛羊!34;
     坐在最左边的老首领突然咳嗽起来,他的羊皮袄上还留着箭伤——去年在沓中放牧时,被邓艾的巡逻兵射的。34;我们有三百匹好马,34;老人的声音沙哑得像破锣,34;都是能翻祁山的39;踏雪马39;,夜里走山路不用点灯。34;他往姜维怀里塞了个牛角号,34;吹三声长音,我们就带马过来,谁要是不来,我打断他的腿!34;
     姜维举起银碗,对着所有首领照了照:34;我姜维在此立誓,打下祁山,所有缴获的牛羊全归羌寨;打下洛阳,分你们最好的草场!34;他把酒一饮而尽,银碗底的34;汉34;字在火光下闪着光——这是他让银匠特意刻的,34;要是我食言,就让我铁肢生锈,再也握不了枪!34;
     帐外突然传来马蹄声,是狼女回来了。她的黑马背上驮着个麻袋,解开一看,里面是十个魏军的头盔,每个头盔上都刻着羌文的34;贼34;字。34;这是各寨送来的39;投名状39;,34;狼女捡起个头盔,往地上一摔,34;卓玛的弟弟偷偷摸进魏军马场,一刀砍了哨兵,还放了把火,烧了他们三十匹战马!34;
     离开牦牛寨时,卓玛往姜维的马鞍上挂了个布包,里面是三张羊皮地图——是西羌牧民世代相传的34;秘道图34;,标注着祁山周围的七十二条小路,有的只能容一人一马通过,连邓艾的细作都不知道。34;这条39;一线天39;,34;卓玛指着地图上的红线,34;能直接通到祁山堡的粮仓后墙,那里的石头是松的,用撬棍就能撬开。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阴平道,姜维立刻让人找来五个最机灵的士兵,都是归降的魏兵,口音和魏军一样。34;你们扮成逃兵,34;姜维给他们换上破旧的魏兵皮甲,34;就说受不了诸葛绪的打骂,逃出来投奔邓艾,记住要骂归义营几句,越难听越好。34;他往他们怀里塞了块碎银子,34;见到邓艾的将领,就说阴平道的连弩快用完了,我们正在赶制,木料都堆在晒谷场。34;
     王二突然插嘴:34;得让他们带点39;证据39;。34;他跑回军械坊,拿来五个没完工的弩臂,上面故意刻着蜀汉的记号,34;就说这是从归义营偷的,他们准信。34;
     三天后,五个34;逃兵34;回来了两个,带回了邓艾的34;赏银34;和一封密信。信上邓艾说,只要他们能在北伐时烧掉阴平道的粮仓,就封他们做34;百夫长34;。姜维把密信往火里一扔,笑着对张达说:34;鱼儿上钩了。34;
     夜里,狼女的羌骑悄悄潜入魏军控制的34;黑风口34;。那里是祁山通往陈仓的必经之路,魏军设了个关卡,收过路费,连西羌牧民的盐巴都要抽成。羌骑们没杀人,只是把关卡的木栅栏拆了,往地上撒了层蒺藜,还在石头上刻了行字:34;西羌与汉结盟,过此关者死34;。
     第二天,邓艾果然派了五百人去修关卡,还杀了两个附近的羌民泄愤。这下彻底激怒了西羌各寨,卓玛的弟弟带着两千羌骑,夜里偷袭了魏军的马场,不仅夺回了被抢的牦牛,还牵回来一百多匹战马,连马厩里的草料都没给邓艾留下一根。
     消息传到阴平道,士兵们正在吃晚饭,听到动静都扔下碗筷欢呼。王二跑到姜维面前,手里举着个魏军的马镫,34;将军你看,这是从他们马厩里顺的,上面还有邓艾的记号呢!34;
     姜维的铁肢摩挲着马镫上的刻痕,突然觉得北伐的路清晰了许多。西羌的骑兵像把锋利的刀,能撕开魏军的侧翼;归降的魏兵像埋在敌营的种子,时机一到就能发芽;而阴平道的粮草和军械,就是支撑这场大战的根。
     他抬头望向祁山的方向,月光下,那里的轮廓像头沉睡的巨兽。但姜维知道,这头巨兽很快就要被唤醒了,而唤醒它的,将是汉旗与羌骑共同扬起的烟尘。
     第五折 誓师出征定日期
     词曰:
     坛上祭军旗,台下众心齐。
     秋高马肥出征去,北伐志不移。
     日期定寒露,兵分五路袭。
     且看姜维施妙计,汉室复可期。
     阴平道的祭坛搭在最高的山岗上,用黄土夯成,高三丈,宽十丈,周围插着八十面汉旗,都是用百姓的旧衣服改的,红的、蓝的、白的,在秋风里猎猎作响。祭坛中央,姜维捧着诸葛亮的《出师表》残卷,跪在香案前,铁肢的关节因为长时间弯曲发出34;咯吱34;声。
     34;丞相,34;姜维的声音在山岗上回荡,带着颤音,34;您生前没能完成的北伐大业,今天,维要替您完成了。34;他点燃三炷香,插在案上的香炉里,香烟笔直地冲向天空,像在回应他的誓言,34;若此战能胜,定将您的牌位请回洛阳,供奉在太庙;若败,维愿在九泉之下陪您,听您责骂。34;
     香案前的石台上,摆着十二件祭品——归义营各路人马的信物:张达的断矛、狼女的银枪头、王二的环首刀、刘老爹的拐杖、卓玛的牛角号......每件信物上都系着红绸,在风中轻轻晃动,像一串跳动的火苗。
     祭坛下,五千士兵排成整齐的方阵。左列是蜀汉旧部,握着长矛,矛尖朝向前方;中列是归降的魏兵,举着环首刀,刀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右列是羌骑,黑马们不安地刨着蹄子,骑兵们的弯刀上都沾了点青稞酒,是祭刀用的。
     34;将士们!34;姜维站在祭坛上,声音像打雷,34;邓艾占我河山,杀我百姓,抢我粮草,今天,我们就要让他还回来!34;他指着祁山的方向,34;那里有我们的同胞在受苦,有我们的粮食被囤积,有我们的尊严被践踏!34;
     34;杀!杀!杀!34;士兵们的呐喊声震得山岗发颤,连祭坛上的香灰都被震得簌簌落下。王二突然举起环首刀,往自己胳膊上划了道口子,血珠滴在刀上,34;我王二对天发誓,不杀邓艾,誓不为人!34;
     归降的魏兵们纷纷效仿,用刀划破胳膊,血滴在刀刃上,像开出一朵朵小红花。张达看得眼睛发红,突然单膝跪地:34;愿随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34;五千士兵跟着齐刷刷跪下,甲胄碰撞的声音像闷雷滚过大地。
     刘老爹被两个士兵扶上祭坛,老人颤巍巍地举起拐杖,指向天空:34;寒露那天,天高气爽,刮西北风,正好顺风吹火,烧他娘的祁山堡!34;他往祭坛下撒了把麦粒,34;这是去年的麦种,撒在这儿,等我们打胜仗回来,就能长出新麦子了!34;
     誓师大会的最后,姜维让人抬来了三坛青稞酒。第一坛洒在祭坛上,祭天地;第二坛分给众将士,每人一口,壮行色;第三坛封存起来,姜维说:34;等我们打进洛阳,再开封庆功!34;
     离开山岗时,每个士兵的胸前都多了块木牌,上面刻着自己的名字和籍贯。张达的木牌上写着34;南阳张达34;,狼女的写着34;西羌狼女34;,王二的写着34;陈仓王二34;——这是刘老爹的主意,说带着名字打仗,死了也能魂归故里。
     回到军帐,姜维在地图上圈下34;寒露34;二字。羊皮纸的角落里,他用小字写着各路人马的任务:张达带一千人攻祁山堡正门,狼女带羌骑走34;一线天34;抄后路,王二领五百人炸粮仓,刘老爹守阴平道押运粮草,卓玛带羌兵骚扰陈仓......每个名字旁都画了个小太阳,代表要在午时前完成任务。
     夜深了,军帐的灯还亮着。姜维的铁肢轻轻抚摸着诸葛亮的《出师表》,突然觉得这张薄薄的羊皮纸重如千斤。他知道,北伐的路注定艰难,可能会有牺牲,可能会有失败,但只要这五千将士的心还在一起,只要汉旗还在风中飘扬,就总有成功的一天。
     帐外,狼女的羌骑正在唱《出塞歌》,张达在给士兵们分发新磨的箭头,王二在军械坊检查投石机的绳索。月光洒在阴平道的土地上,像铺了层银霜,远处的麦田里,新种的冬麦已经冒出青芽,在风中轻轻摇晃,仿佛在为即将出征的将士们送行。
    喜欢。
  

第211章 筹谋北伐定良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