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位于南方的景区,十一月天还热乎,在大秦的十一月,渭河边的少府新工坊里,气温已经到了要不断动起来才能不冷的地步。
     所有的匠人都在热火朝天的干着。
     “阿爷,再有一个月河面封冻,在那之前,蒸汽机肯定能装备上主要车间,可惜了,要是在南方就好了,这足足三个多月没法用水力。”
     相里菱领着爷爷相里奚看着工厂,此时,工匠们正在趁着渭河封冻前的最后一月猛干着。
     “差不多可以停了,枯水期到也没必要强行干下去,早点让匠人们熟悉蒸汽机吧。”
     相里奚随手拿起一个冲压出来的工件,对水动力还是不咋满意,这产能太低了,和他去的后世厂子学习时见到的差的实在太多。
     好家伙,他也不想想,他去的是莞城,号称中国工厂的地方,要不是受了冲击,也犯不着疯魔一般的爬科技。
     “阿爷,我有点不明白,明明可以用更好的法子生产,为什么这些水力机还要钻那么透呀?前天我去纺织厂装配二代蒸汽机,那产能比水力好太多了,往后怕是布匹都不值钱嘞,这水力机却还要继续研究。
     好多师兄弟都说研究来没有用呢。”
     相里菱疑惑的问着,这么久以来,除了爷爷那个重兵把守的高墙院子外,整个科学院头悬梁锥刺股的学啊,搓啊,要不是零食饮料无限量,指不定得学死几个,科技飞速的攀,有些人的眼光就高了,恨不得马上去和相里奚一起搞更牛逼的东西。
     “没有用?你可知道,我们现在学的东西,是多少年累积出来的吗?
     两千年的时间,一步一步的往上攀爬,我老了,我不知道在有生之年能见到大秦多远的未来,所以我才不断的去搞最新的东西。
     可你们,你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去钻研,去累积,进步不是一蹴而就,是经年累月,没有那些累积,灵光一闪的突破就没有基础。
     退一万步说,万一我们现在拥有的帮助全没了呢?到时,又该当如何?”
     相里奚缓缓的说着,在大秦的他,完全不像在景区时的疯狂,倒成了一个踏实稳重的老头,嗯,不进他的秘密研究院的前提下。
     如今的大秦,有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一切都在渐渐好起来,但就如从未有人见过郡县制的世界一般,也没人知道这样的变化会给大秦带来什么。
     嬴政,扶苏,内史腾,王贲,巴清,相里奚,他们只能在各自掌管的领域,进步,也不失稳重的去往前走,死死勒住缰绳。
     大秦以整个国家为代价给后世做了范本,定了根基,也告诉了后人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必须的,如今的新时代,他们还要再定一次范本,这是给整个华夏定下更好的思维方式。
     那怕大秦还得再亡一次。
     不过这事可能性已经小了很多。
     大秦的北边,九原郡,原来的长城工地。
     如今在这的是蒙毅蒙恬两兄弟。
     一个负责后勤,一个负责带兵。
     后勤很简单,由景区调运。
     入秋后农闲之时,当各地的百姓发现今年的徭役居然是给自己村的田地修水渠,修路造桥,而不

第464章 新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