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监头上。
     他原本不敢承接此差事,可干爹告知他,倘若燕山军不出兵,他便无需回京,且连带其爹娘、弟弟、妹妹都将性命不保。
     一路上,他吓得双腿颤抖不已,硬是绕道晋州,躲避兵灾,一路抵达真定府。
     岂料又听闻张克正在保定前线作战,他只得硬着头皮奔赴战场。
     谁料刚到前线,竟发现正在抓捕众多俘虏,这得是打了一场多么辉煌的胜仗啊!
     (说明:以太监家人作为人质,乃是当时的潜规则。
     在中国古代,太监虽经历了极为痛苦的净身过程,但许多人不仅不怨恨父母,反而会尽力回馈家族。
     贫困家庭送子入宫,往往被视为“为了全家的生存”,而非单纯的抛弃。
     加之太监无法生育,其财富与权力只能由家族继承,清末许多退休太监晚年依靠侄子养老。)
     小太监清了清嗓子,双手郑重地展开明黄色的圣旨。
     绢帛在晨风中微微颤动,鎏金云纹在阳光下散发着威严的光芒。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尖细的嗓音划破清晨的寂静,周围路过的燕山军士兵听闻,纷纷条件反射性地跪地。
     那些归附的草原骑兵见状,也笨拙地学着跪拜,铁甲碰撞之声此起彼伏。
     张克轻夹马腹,翻身下马以表尊重,魏清立即上前半步,抱拳躬身而立。
     张克暗自摇头。
     皇权与天命的思想在这片土地上已扎根数千年,早已融入整个民族的血脉,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即便他手握重兵,也需守住基本的规矩和体面。
     他深知这个时代的局限性。
     若他在这个时代高呼“自由平等”,只会被视为疯子。
     就如同在另一个时空,即便卫星都已上天,有人敢在清真寺质疑《古兰经》,喊出一句“安拉不存在”吗?
     还有人拿着《圣经》当作地契,而某西方大国竟还有不少民众认同。
     有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并非靠暴力就能消除。
     历史早已证明,生搬硬套的“先进制度”,往往难以适应本土环境。
     张克选择了一条更为务实的道路——披着大魏的外衣,逐步改造这套统治体系。
     过于激进的改革会破坏整个底层社会共识,增加统治成本。
     “朕承天命,统御四方。今有燕州都指挥使、燕山侯张克,世代忠勇,威震边关。
     昔汝父镇守北疆,令胡虏闻风丧胆;
     今汝坐镇燕蓟,保一方百姓安宁。
     特擢升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总督燕州军政,晋封定北侯,世袭罔替,授定远将军印,开府仪同三司。
     现建奴多耳衮占据济南,窥视中原。
     命尔即刻调遣精兵,或于燕州截断其粮道,或于河间设疑兵,务必使其首尾难顾。
     望尔效法武沐忠勇,建立不世功勋。
     功成之日,必当重赏。
     倘有玩寇畏战,军法具在,朕不宽贷。钦此。”
     张克双手接过圣旨,沉声说道:“臣张克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太监这时才发觉自己的后背已然湿透。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侯爷,陛下还等着您尽快出兵呢……”
     “本侯自当遵旨行事。”
     张克打断他的话,随手将圣旨递给魏清,转身下令,“来人,送公公下去休息。”
     小太监欲言又止,跟着张克的亲兵离开了。
    喜欢。
  

第340章 套皮统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