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了一下这台蒸汽机,“还是太大了,你们要想办法把体积缩小一点,能够办到吗?”。
“回大王,这个问题我们目前正在深入研究当中,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旦将蒸汽机进行缩小处理,其动力确实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陈文杰一脸凝重地回答道。
秦思源听后,缓缓地摇了摇头,他心里非常清楚,蒸汽机的缩小对于其广泛应用至关重要。
毕竟以当前的技术水平而言,能够成功研制出蒸汽机已经是极限了,如果不能将其体积缩小,那么它的应用范围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革命,恐怕还得等到内燃机问世之后才会正式拉开帷幕。
只不过,那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而且需要经历许多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
与后世某些小说中所描述的情况不同,这里的科技发展并非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凭空出现某种先进的技术然后迅速称霸全球。
在现实世界里,任何一项重大的科技进步都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积累和无数次的尝试,同时也必然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和代价。
据秦思源所知,仅仅是为了研制出这个相对简陋的蒸汽机,就已经有七位工匠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事实,也让他深刻认识到科技发展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你们继续深入研究,务必让这台机器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应用到更多的领域,那么,目前已经成功制造出多少台这样的机器了呢?”,秦思源一脸严肃地询问道。
陈文杰赶忙回答:“回大王,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制造出了三台这样的机器”。
“我等定会全力以赴,加紧研究,争取早日取得更大的突破,此外,还有两台机器正放置在江边的船上,尚未卸下”。
秦思源微微颔首,表示认可,然后转头对吴忠国说道:“忠国啊,你从你那里调拨一艘大型鸟船出来,供他们在船上进行实验”。
“要充分利用这台机器的特性,看看是否能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战船”。
吴忠国闻言,连忙应道:“微臣遵命!”他心中已然明了大王的意图,有了这台神秘的机器,水战的格局恐怕将会被彻底改写,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秦思源之所以要这样吩咐,是因为一个时代的局限性,据他所知,在原本的历史上,从第一台蒸汽机出现到应用在船上,这里面经过了百多年。
有些东西用后世的上帝视角来看,觉得当时的人是真的傻,但那是上帝视角,如果没有先知谁来都是一样的。
就像王家科学院,里面研制出来大部分新东西都是秦思源提议的,有很多还是他提供的思路。
要不然夏国也不会有步枪问世,一个步枪的出现,直接就让夏国站在了这个世界的巅峰,让大夏军队直接陆战无敌。
而现在秦思源又让蒸汽机装备在船上,那么夏国海军称霸四海的日子也不远了,因为这是划时代的产物!
喜欢。
第1044章 蒸汽机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