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7章 螃蟹效应[2/2页]

别叫我股神 阳关卖菜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得,还是我大姨夫聪明,你看人家,把我姥姥那一家人拿捏的死死的。”
     老爸笑道:“你别说,还真是,你大姨夫这个人啊,确实很聪明,跟他比起来,你大舅小舅都差远了。其实你小姨夫那人也很聪明,而且比你大姨夫会办事,也更有人情味,你应该多跟你小姨夫学学,别跟你大姨夫学。”
     杨文松点点头。
     小姨夫那个人,确实可以。
     说话的功夫,就来到几个舅姥爷所在的村子,小王庄村。
     小王庄的后面,还有个大王庄村。
     当地这边有句老话,大王不大,小王不小。
     说的就是小王庄比大王庄那个村子,大多了,也富裕多了。
     在这儿附近一二十个村子里,小王庄都是数一数二的大村。
     一个村子两千多户人家,而且紧邻着一条省道。
     全村一多半的人家,都是做生意的。
     开饭店的,开修车厂的,开加工厂的。
     小小一个村子,身家上亿的大老板都有好几位。
     过千万的少说也有二十家。
     百万级别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整个村子,清一色的小洋楼。
     现在又是过年期间,满大街的豪车。
     跟人家小王庄村比起来,无论是姨奶奶他们薛庄,还是杨文松他们东杨庄,简直就是穷山沟沟。
     也难怪人家瞧不起他们。
     其实,这小王庄村也就是最近这二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
     杨文松的奶奶跟姨奶奶,都是七十年代那会儿嫁出去的。
     那个时候,小王庄穷的啊,是附近有名的叫花村。
     每年过完年之后,到夏初收粮前的这段时间,小王庄一个村子的人,都结伴出去乞讨要饭。
     因为实在是没啥吃的。
     这个村子,一来是地少人多,二来还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缺水。
     种地全靠老天爷。
     那点收成,哪儿够吃的啊。
     反倒是杨文松他们这个村子,虽然也是以山地居多,但是村后边就是个大水库,庄稼长得好。
     没事还可以偷偷去山里挖点草药,去水库里打点鱼,卖了换钱。
     所以在爷爷他们那个年代,杨文松他们这里生活还是挺不错的。
     奶奶嫁到这里来,也算是高攀了。
     那个时候,老爸的那几个舅舅,隔三岔五的就到爷爷家来借粮。
     可以说,爷爷对他们一家,那是有恩的。
     可是慢慢的,差不多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小王庄这边,修了一条省道。
     还通了一条水渠。
     小王庄的这帮乞丐,摇身一变,全都做起了生意,成了大老板。
     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整个村子就大变样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反倒是杨文松他们那里,几十年都停滞不前。
    喜欢。
  

第347章 螃蟹效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