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6章 新的制魏之策[1/2页]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画凌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十月中旬,李彦回到江宁的时候,中书省提报了洪州新任的刺史和宣府郡太守的名单。
     刺史的候选人有四人,宋濂引荐了两人,曹谦德引荐了两人。
     宣府郡太守的候选人则有六人,宋濂引荐三人,曹谦德引荐三人。
     并且各自关于治理洪州的策论都有写清楚。
     “这个王洪认为洪州目前需要的是加强与京师的联动。”李彦将王洪的策论放下,“他认为,大部分问题出现在消息的闭塞,以及某人想让消息闭塞。”
     “哥舒星你觉得他说的对不对?”
     “臣是武将,对于治理一方,不甚了解。不过以臣打仗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前线与中军最重要的就是情报的及时传递。”
     “那你是支持王洪的说法咯?”
     “一切陛下定夺。”
     “洪州刺史,就让这个王洪去吧。”李彦说道,“宣府郡太守让这个徐胤去,他说地方银行的关键在于风险的控制,无论是储备银,还是借贷账目,朕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众人道:“陛下圣明。”
     值得注意的是,王洪是宋濂引荐的,但徐胤却是曹谦德引荐的。
     这个配置显然不是胡乱配置,而是李彦经过权衡。
     改制派做地方一把手,把控改制的大方向,保守派则位居宣府郡一把手,主要对银行债务的风险做整理。
     从用人方面也可以看出,皇帝开始在有意无意拉入一些保守派的官员担任地方要职。
     “陛下,陆康传回来消息,羌人固守在伏俟城不愿意投降,现在鄯州已经进入冬季,王师于大莫门一带驻扎。”
     “羌人如此顽强?”李彦诧异道,“打到这一步,还不愿意投降?”
     “臣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刘文静道。
     “有话就说。”
     “臣觉得羌人可能已经跪在地上抱着头一边哭一边喊地想要投降了,但有些人为了更多功劳,当做没听见。”
     李彦呵呵笑道:“你的意思是,陆康故意不接受羌人的投降?”
     “有这个可能。”刘文静说道,“臣觉得为了减少兵力的投放,也为财政着想,有必要催促鄯州战线,加快结束。”
     “臣觉得陆康可能有其他原因。”哥舒星说道。
     “什么原因?”
     “羌人在鄯州一带雄踞千年,之所以能一直和中洲对抗是因为他们时不时会臣服,可臣服不了多久,趁着中洲混乱,他们就会立刻起兵。臣以为陆康这一次是想彻底解决鄯州的问题。”
     “你的意思是,陆康想杀光所有羌人?”
     “并非杀光所有羌人,可能是想用武力攻下更多地方,杀更多羌人,最大程度削弱羌人的实力,为我们以后经略鄯州打下基础!”
     李彦点了点头,觉得哥舒星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不过就算陆康不是这个目的,李彦也不打算去干涉陆康。
     “硝石的情况如何?”李彦问道。
     公孙赞道:“这几月硝石源源不断进入京师,从七月到现在,已经有百万斤硝石抵达江宁,后面的船都在路上。”
     “如此说来,硝的问题,彻底解决了?”
     “是的,陛下,彻底解决了。”
     

第406章 新的制魏之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