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9章 陆康:只有杀服他们这一条路![2/2页]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画凌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拆掉了大河之上原本的吊桥。
     这显然阻止不了夏军。
     要知道,这些大夏禁军相当一部分出身在江南,还有一部分在秦州,他们几乎都通晓水性。
     又配置了专业的工兵营,在河边安营扎寨的当天,陆康就调动人力开始在河边修建浮桥。
     而且是多批次修建。
     羌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双方在河边快速拉锯起来。
     直到虎蹲炮在大河之畔响起,大量的铁雨朝对岸喷薄而去,一批羌人在密集的钢铁暴雨中被冲刷得面目全非之后,羌人们才知道,对手是可以不过去,就能送他们上路的。
     这还打个锤子?
     第二天,羌人就忍不住退下去,夏军的浮桥顺利搭建好之后,陆康让弩箭手先过去守住对岸的关键位置。
     随后大部队跟上。
     这个时候,从河湟城招募的新兵,才终于克服了战争的恐惧,开始变得兴奋起来。
     他们意识到,陆康不是骗他们的,是真的带他们去发财的。
     事实也是如此,夏军快速清扫掉河边的羌人零星兵力后,便一路朝大莫门城进发。
     得知夏军势如破竹般来犯,拓跋支赶紧派使者去见陆康,想用使者好听的话来拖住陆康,为了表示诚意,还让人带了许多珍贵的礼物过去。
     结果回来的是使者的人头,而且回来的飞快,一度让拓跋支认为夏军已经到城下。
     夏军距离大莫门城有五十里,一天的路程。
     当天晚上,拓跋支招募各部族青壮的命令,快速在周围传开。
     羌人和夏人不一样,大夏是募兵制,募兵制讲究职业军人。
     也就是说军人的角色就只有当兵。
     羌人的战士,退下去后要么是农民,要么是猎人,而且分散各地。
     这个时候募兵制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六月二十八日,夏军兵临大莫门城。
     羌人在城南十几里,汇聚了六千兵马,城内还有四千,一共一万人。
     陆康原本有五千,在河湟招募三千,一共八千。
     羌人还有一个优势城南还有三千骑兵,平日里都是猎手,骑术非常强悍。
     当天陆康就列好阵,等待羌人骑兵带来。
     羌人的骑兵在午后,的确来了。
     他们选择在午后来,是因为午后恰好是夏军最疲累的时候,想要趁机打出气势,打出局面来。
     羌人的骑兵战术,除了骑射,还有突击。
     此时拓跋支就在城头,他看到有三千骑兵如同一片大的洪流朝这边奔腾,他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并不指望这些骑兵能快速战胜夏军,但拖住时间是绰绰有余的。
     现在他最缺的就是时间!
     但拓跋支很快就发现了另一个令他不解的问题,他看到夏军列阵,都是方阵,可中间的空心。
     这样的方阵大约有七八月,横陈在大莫门城外。
     拓跋支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阵型。
     很快,他看到骑兵冲过来,在拉近距离后,便开始骑射。
     这时候,随着一声炮响,双方正式开战。
    喜欢。
  

第389章 陆康:只有杀服他们这一条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