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2章 魏国和晋国都只能加订单[2/2页]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画凌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这进一步验证了魏无忌战略的正确性。
     并且,徐州和郾城的结果,给魏崇延巨大的压力,进一步推动了魏国内部的政治变化:对夏国主和派抬头。
     这让魏崇延开始全面重视与大夏的商业往来。
     同时,魏崇延决定再派使者到江宁城,缓和两国关系。
     实际上,魏国有魏国的问题,晋国有晋国的痛苦,大夏也有大夏的难处。
     进入八月,大夏朝堂上下一直人心惶惶。
     无论是旧派官员还是新政提拔的官员,都对目前的整体局势感到担忧。
     西线战火重燃,潜伏在江宁和姑苏的魏国细作到处散播魏军强势攻入徐州的传言。
     这个时候,皇帝陛下还在苏州大开杀戒,甚至把王儒这样的人下狱。
     不少京师的官员向李彦奏疏,委婉地劝谏皇帝陛下应该以大局为重。
     有一些官员甚至认为,一旦皇帝真的杀了王儒,苏州各地士绅必然会采取消极态度应对朝廷的各项政策。
     例如对徐州粮食的调运,一定会出现表面喊口号支持,私下却找一大堆理由拖延。
     对于这些奏疏,来一封,李彦烧一封。
     还有劝李彦赶紧回京主持大局的,有人公开在奏疏里弹劾宋濂,指责他任人唯亲,擅权祸国。
     从奏疏上隐约的唾沫痕迹可以推断出,这位官员在写这份奏疏的时候,大概率是在和对手对喷。
     所以奏疏的言语之中,显得非常激动,仿佛李彦这个月不立刻到京师,宋濂就要黄袍加身了一样。
     对于诸多不同的声音,李彦表现得很淡定。
     他知道目前的局势依然动荡,但他也知道,魏国今年掀不起大浪了。
     而且他也知道,局势越是混乱的时候,越要淡定、沉稳,越不能被外界的声音所影响。
     回京师一事也不着急,姑苏的纸钞新政和商业,比起目前京师那些看似严峻其实无关痛痒的事情要重要得多。
     八月二十六日,姑苏城的银行开业整整一个月。
     “截止目前,从江宁城运输一百万两纸钞抵达姑苏。向联合商社贷款出去八十万两,苏州各郡一共有八家联合商社已经启动,每一家定的新式纺纱机一千台。”
     沈彬非常详细地开始汇报。
     “如果全部用于丝绸,一个月可以纺织出二十四万匹丝绸。公孙赞前几日给臣的消息,魏国在接下来几个月需要五十万匹。另外,晋国使者欧阳烨出使秦州,与赵侍郎谈妥,晋国接下来数月需要三十万匹。目前江宁每个月能纺织出十万匹。八家联合商社预计九月底可以动工出货,加上江宁织造司,剩余的三个月可以出一百万匹。”
     李彦说道:“如此说来,苏州这八家联合商社,还只能纺织丝绸?”
     “目前是这样的,晋国和魏国的需求很大,其中的缘由臣不太清楚。”
     李彦说道:“今年晋国保守派夺了姬清颜的权,贸然对我们发起进攻,导致秦州局势失控。保守派势头被打压下去,姬清颜当然要趁着这个机会,多找我们拿货,短时间内赚更多钱。”
    喜欢。
  

第182章 魏国和晋国都只能加订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