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就尽快做调整!纹绣院所有的纺织机全部换成这种八锭的!”
     李彦看着陈凌。
     陈凌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连忙说道:“是!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丝绸的质地可能不会太好。”
     “无妨,朕要的是数量。”
     在商业化面前,质量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折扣的。
     要那么好的质量干什么?
     穿一辈子?
     那朕还怎么赚钱?
     用规模化来拉低边际成本,把丝绸的价格打下来,购买频次增加,可以大大增加收入。
     “一个月之内加三百台,没问题吧?”
     “没……没问题,但是……”
     “没有但是,缺钱找户部,户部不给就找王元吉,地方不够就找一个大一些地方。”
     站在一边的王元吉微微一颤。
     李彦转过身对王元吉说道:“这事盯紧一些,不要出岔子,尤其是原料的供应。”
     王元吉立刻说道:“是,若遇到任何问题,奴婢会及时跟陛下汇报!”
     “
     离开了纹绣院后,李彦就回去休息去了。
     他算过一笔账,在过去,一个传统的纺织女工,要纺织一匹纱需要至少七天的时间。
     这种八锭的珍妮纺纱机,是传统纺纱机效率的八倍。
     也就是说,一天一匹纱是没有问题的。
     过去一匹纱600文,利润大概500文。
     一个手艺熟悉的女织工需要七天才能赚500文,一个月辛辛苦苦赚二两。
     假设一个民间商人雇佣有100个女工,一个月共赚200两。
     按照李彦的逻辑,现在一匹纱卖300文,一匹纱赚200文,但是现在一个女织工一天一匹纱。
     100个女工一天织100匹,一天可以赚文,也就是20两,一个月就能赚600两。
     一匹纱的售价降低了一半,但收入却增加了3倍!
     这就是生产力提升的作用!
     而且还不仅仅是生产力,作为一名穿越者,产业链的概念肯定是知道的吧?
     分工协作的流水线、标准化,知道这些也很正常吧?
     这些全部都是20世纪开始崛起的产物,它们快速形成了产业群,使得人类商业模式可以像病毒一样复制。
     如果这种八锭的纺纱机开工,下一步就是大规模采购原材料,然后将纹绣院的生产模式彻底改变。
     如此一来,既可以对内低价出售纱巾、丝绸,甚至布匹,还能够以低价的商品去晋国权力阶层找代理商,拉拢晋国的势力。
     前世在商业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李彦深知,利益关系才是最可靠的关系。
     商业讲究的是共赢。
     三月初五,刘文静开始在睢阳悄悄地安排撤退的事情。
     到了三月初六,陆康快马加鞭回到徐州的彭城。
     陆康刚回去,秦路就来了,并且将情况汇报了一遍。
     “人在何处?”
     “下官已经安排好。”
     “把人带过来见我。”
     “不杀掉吗?”秦路疑惑道。
     “杀掉作甚?”陆康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下官这就去叫人。”
     不多时,一个中年男子走进了彭城总督府。
     “在下孙惠,参见陆总督。”
     “不必多礼,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了。”
     “陆总督还是风采依旧。”
 

第20章 三镇剧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