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1章 烈焰焚山阴,孤旅殉孤城[1/2页]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久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秋老虎肆虐的午后,黄尘卷着热浪扑在北魏大军的甲叶上,烫得人皮肉发疼。
     陆丽勒住汗湿的坐骑,狼皮披风下的铁甲已被汗水浸透,腰间玉珏碰撞的脆响里,混着身后一万步骑沉重的喘息。
     “太尉,前面就是山阴县地界了,还有半日路程就能进城了。” 拓跋拔的声音带着沙砾感,这位随军副将的重盔上凝着白花花的盐霜。
     “斥候回报,县城四门大开,像是在等咱们进城补给。”
     陆丽眯眼望向山脚下的城郭轮廓,好似看到了城墙上隐约飘着的狼头大旗。
     他忽然想起《孙子?行军》篇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掌心的汗瞬间浸湿了缰绳。
     “让队伍放慢速度吧,已奔袭两天了。” 他扬声道,环首刀在阳光下划出冷光,“尉元,约束一下队伍,轮流进食轮流警戒,若有异动,立刻鸣箭。”
     尉元应声出列,铠甲上的箭痕是去年濉口之战留下的纪念。
     他勒转马头时,忽然低声道:“将军还记得神麚三年,咱们攻金墉城时,守将也是这般空城计吗?最后折了三千弟兄才破城,将军,如今敌情不明,还需小心为上。”
     陆丽未答,目光扫过路边一株枯死的桑林,身后林间飞鸟栖息于上,无砍伐之相,似乎没有异常。
     他摸出怀中的羊皮地图,山阴县的位置被朱砂圈成诡异的圆形,恰似一张张开的巨口向阳泉吞去。
     与此同时,山阴县城门内,拓跋石正甩着马鞭大笑。
     这位宗室将领,铁甲上还沾着越狱时的血污,身后两千骑兵的马蹄踏过青石板,惊起一群栖息在檐下的寒鸦。
     “将士们,终于赶到山阴县了,待我等补给一番,回平城汇报飞虎军动向协助守城。”
     他摘下头盔,露出被汗水浸湿的卷发,“只不过这县城怎么连个守门的都没有,粮仓的门倒是敞着,莫非是知道咱们缺粮,特意送来的不成?”
     亲卫校尉突然勒马,指着街角的酒旗:“将军快看,那幌子上绣的是‘杏花村,是咱们大魏的老字号。”
     酒旗飘动的阴影里,堆着半人高的干柴,柴堆间隐约露出陶罐的轮廓。
     拓跋石翻身下马,靴底踢到一块松动的青石板,石板下露出的不是泥土,而是浸过油脂的棉絮。他猛地弯腰掀开石板,底下密密麻麻铺着的硫磺与硝石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桐油味突然变得刺鼻。
     “不好!是陷阱!” 他嘶吼着拔刀,刀光劈向最近的柴堆,火星溅处,棉絮瞬间窜起蓝焰。“传我将令,快撤 ——”
     话音未落,城头突然响起牛角号,凄厉的声浪惊得寒鸦漫天而起。
     拓跋石抬头,看见东南角楼站着个熟悉的身影,银甲白袍在浓烟中宛如惊鸿 —— 正是辛弃疾。
     “拓跋将军别来无恙?” 辛弃疾的声音顺着风飘下,斩马刀斜指城下,“此城乃我为平城南下平乱大军备下的‘礼物,因缘际会,既然将军先到了,便请笑纳。”
     拓跋石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看见沿街房屋的门窗同时洞开,涌出的不是守军,而是浸满油脂的草人;他听见地底传来 “滋滋” 声,那是引线燃烧的动静;他甚至闻到了空气中混着的硝烟味 —— 那是飞虎军特有的硫磺箭簇的气息。
     “放箭!射断那些引线!” 他挥刀劈开迎面扑来的火团,坐骑受惊人立而起,将他掀落在地。
     亲卫们纷纷张弓,却发现箭矢穿透的只是草人,真正的引线藏在屋檐下的铜管里,正顺着水流往粮仓蔓延。
     “将军!西城门被巨石堵死了!” 校尉的哭喊被爆炸声吞没,粮仓方向腾起的火柱染红了半边天,粮囤里混着的硝石让火焰变成诡异的青蓝色,像极了漠北草原的鬼火。
     拓跋石挣扎着站起,甲胄缝隙里的火星已烧穿内衬。
     他望着在火海中奔逃的部下,忽然想起祖父拓跋珪教他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那里面记载着博望、新野之战中 “积薪焚城” 的惨烈。
     “原来如此。。。” 

第271章 烈焰焚山阴,孤旅殉孤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