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9章 败讯传中军,帐内定新谋[1/2页]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久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黄河北岸的雾气尚未散尽,拓跋焘的中军大帐已飘起狼头旗。
     帐篷的毛毡上还沾着昨夜的从平城带来的黄土,案几上摊开的《孙子兵法》被风掀起页角,露出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的批注 —— 那是他昨夜亲书,墨迹尚未干透。
     “报 ——” 传令兵的嘶吼刺破帐外的刁斗声,甲叶碰撞的脆响惊得帐外的猎犬狂吠。
     他踉跄着掀帘而入,怀中的羊皮急报沾着泥浆,边角还撕出一道裂口,“拓跋仁将军急报!东平王拓跋翰率部南下劫掠。。。 兵败濉口!”
     拓跋焘那正在用一柄银匕首剖开烤羊腿的手掌猛地顿住,油渍顺着指缝滴在狼头纹的地毯上,洇出深色的痕迹。
     “你说什么?” 他的声音像被冰水淬过,匕首 “当啷” 砸在案上,震翻了盛着马奶酒的银碗。
     帐内瞬间死寂,唯有烛火在羊皮急报上投下颤抖的光影。长孙观凑近一看,只见上面的鲜卑文歪歪扭扭:“翰未听劝阻,率五千骑袭扰濉口,中辛弃疾‘却月阵埋伏,折损两停,现已撤退与拓跋仁汇合。”
     “蠢货!” 拓跋焘一脚踹翻案几,烤羊腿滚落在地,沾着的孜然粒撒了满地。
     他忽然想起昨日出发前云中铁骑的异动 —— 起兵当日,拓跋翰本该三日前抵达中军汇合,却只派来副将敷衍,原来竟是早已擅自南下劫掠!
     “陛下息怒。” 长孙观捡起急报,指腹摩挲着 “却月阵” 三字,忽然长叹,“昔项羽破釜沉舟,终成巨鹿之功;然楚军恃勇轻进,垓下终致覆灭。拓跋翰之败,正在于‘勇而无谋啊。”
     此时,帐外传来甲叶摩擦的轻响,只见十六岁的斛律幡地斤掀帘而入。
     少年身着半旧的铁甲,肩甲上还留着去年随父征战时的箭痕,正是战死的斛律倍侯利之子。
     他捧着父亲遗留的马槊,槊尖在暖阳下泛着冷光:“陛下,末将以为,拓跋翰之败,败在轻敌!”
     少年的声音带着未脱的稚气,却掷地有声:“我父生前常言,‘勇而无谋,如虎无爪。那辛弃疾能以屯田兵成飞虎军,必有过人之处。末将愿请命,率本部亲卫去探那却月阵的虚实!”
     长孙观抚须轻笑,眼中闪过赞许:“幡地斤有乃父之风。但你可知,《吴子》有云‘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拓跋翰之过,不仅在轻敌,更在妄动。你既知其错,当学‘慎战二字。”
     拓跋焘盯着少年紧握槊杆的手,忽然想起斛律倍侯利临终前的嘱托:“此子虽幼,可堪大用,愿陛下善教之。”
     他放缓语气,指尖叩击着案上的舆图:“你父当年破檀道济先锋营,靠的不是猛冲,而是算准了对方粮道。如今你要探阵,可有计策?”
     斛律幡地斤脸颊涨红,低头道:“末将。。。 末将尚未细想,但求一试!”
     “莽撞!” 拓跋焘却并未动怒,反而起身拍了拍少年的肩甲。
     “辛弃疾在榷场立‘公平秤,可见其心思缜密。你要去,便带三十死士,扮作互市的胡商,混进盱眙等地查探粮草排布 —— 这才是你父当年教你的‘诡道。”
     长孙观接口道:“陛下此举,正合《孙子》‘用间之法。幡地斤,你且记住,真正的勇士,不仅要敢战,更要会藏。待你探明敌阵,便是你加快成长之时。”
     少年猛地抬头,眼中闪烁着泪光与决心:“末将遵命!定

第219章 败讯传中军,帐内定新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