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冷光。
     34;老奴愿以项上头颅担保。34;王承恩重重叩首,额角血迹在青砖上绽开暗梅,而他的余光也瞥见了赵高藏在袖中的一点寒光。。。
     翌日,章台宫内,王承恩侍于一侧,玄色绢袍下摆处沾满晨露。
     他枯瘦的手指一一拂过,殿内灯火寂灭。
     34;禀陛下!34;蒙毅洪浑的声音在殿外响起,殿内议事之声为之一滞。
     只见蒙毅大步流星奔入殿内,半跪于始皇帝阶前,34;南山猎场有白鹿现世,角刻籀文!34;他举起手中滴血的鹿角大声禀告。
     始皇帝冕旒微颤,十二旒玉珠相击声里,王承恩已捧着犀角盘趋步上前。
     当蒙毅将鹿角置于盘中时,老宦官的手腕恰到好处地一晃——晨光穿过镂空盘底,将34;德政昭昭34;四字投影在帝王深衣的蟠龙纹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墨家钜子黄庭靖昨夜用野蜂蜡混合赭石,对照石鼓文临摹的杰作。
     34;陛下请看。34;王承恩的指甲轻刮鹿角凹痕,34;这籀文走势,竟与骊山新出土的诅楚文一般无二。34;
     说话间袖中滑落半片陶片,正是数日前从待焚书堆里抢救的楚简残片。残片上34;昭德34;二字被刻意放大,与鹿角刻痕完美契合。
     蒙毅突然单膝跪地,玄甲撞碎满地晨韵:34;臣请命彻查祥瑞真伪!34;他剑柄的铜螭首正对着王承恩咽喉。
     老宦官却恍若未觉,俯身时发髻中的铜簪擦过将军耳畔,簪头暗藏的磁石引得蒙毅佩剑嗡鸣——这是墨家弟子特制的机关。
     34;蒙将军忠勇可嘉。34;王承恩直起身时,瞥见蒙毅虎口新添的伤处,自袖中取出一枚蜡丸放入蒙毅手中,34;这是太医令新制的伤药。34;
     34;只是这祥瑞现世之地。。。34;他指向南山峭壁,晨雾中隐约可见新筑的观星台,34;恰是太史令近来观测荧惑守心的方位。34;
     始皇帝突然抚掌,指节上的玉韘磕在面前桌案,34;承恩,传少府令!即刻以白鹿角制笔,誊写祥瑞仙书,焚文祭祀,上达天庭!34;
     王承恩躬身应诺。
     午时前,王承恩捧着新制的鹿角笔回到章台宫,看墨家弟子异房在素帛上挥毫。
     当写到34;泽被四海34;时,异房突然笔锋一转——这是约定好的暗号。
     老宦官适时打翻朱砂罐,赤色液体泼在蒙毅甲胄上,遮掩了将军袖中滑落的密函。
     34;阉奴放肆!34;蒙毅的剑锋抵住王承恩咽喉,却在看清对方手中展现的火漆纹样时骤然僵住——那是蒙毅奉命安插在赵高府中的暗探印记。
     老宦官指尖轻弹,暗记飘入燃起的祭天火堆,腾起的青烟中浮现出赵高与李斯密谈的剪影。
     始皇帝的目光被青烟吸引,王承恩跪呈祥瑞文书:34;陛下,墨迹未干时焚祭天地,最是灵验。34;
     34;准。34;
     太史令上前两手捧起仙书,祭祀之礼伴着口中祷告词句将仙书呈入天火之中,素帛瞬间被火舌舔舐,34;书同文34;三字在烈焰中渐显金边——这是墨家用鱼胶混合金粉书写的秘技。
     灰烬飘散处,殿门处等候的十二名童男童女捧着手中陶瓮缓缓开启,数百只信鸽振翅而起,翅上绑着的桦皮典籍碎片如雪片纷飞。
     殿内众人急忙移步殿外仰头观瞧。
     蒙毅突然按住王承恩肩头,力道大得几乎捏碎老宦官锁骨:34;公公好手段。34;他齿缝间挤出的话语裹着血腥气,34;只是这鸽子。。。34;
     话音未落,鸽群突然变换阵型,在空中排成籀文34;天禄34;二字。
     34;将军可知?34;王承恩咳嗽着指向鸽群,袖中暗藏的磁石引得蒙毅剑穗上的铁珠乱颤,34;这些信鸽,喂食太仓陈粟最佳。34;
     始皇帝大笑,34;蒙将军,着力组建信鸽卫吧。34;
     夕阳西沉时,王承恩在祭天火堆废墟中拾起半片未燃尽的素帛。帛上34;泽被34;二字残存,墨迹渗入龟裂的陶瓮缝隙——这些陶瓮今夜将被沉入渭河,内藏的《诗》《书》用鱼胶封在夹层,留待后世重见天日。。。
    喜欢。
  

第40章 瞒天过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