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太子参15克,生黄芪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白术8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白扁豆10克,山药12克,莲子8克,鸡内金6克,生地黄8克。”他一边报药名一边解释,“此方以太子参为君药,其皂苷和多糖能益气补虚、增强免疫;辅以黄芪补气升阳,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这三味便是改良的生脉饮底子,专治气阴两虚。再加白术、茯苓、白扁豆、山药健脾益气,使脾胃生化有源;莲子养心安神,缓解心悸烦躁;鸡内金健脾开胃,促进消化;生地黄滋阴润燥,改善便干;甘草调和诸药。”
洛羽迅速抓药,指尖在药柜抽屉间灵活穿梭,秦慕伊早已备好药秤,两人配合默契,转眼便将药材配齐。洛风看着药方对妇人说:“太子参的多糖成分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补充营养,改善贫血;黄酮类物质能调节汗腺分泌,止住盗汗。这方子看似平和,实则层层递进,先补肺气以固表止汗,再健脾胃以资化源,后滋肾阴以清虚热,三管齐下才能见效。”
“可太医院也用过参类啊,”管家疑惑道,“之前用了人参炖鸡汤,孩子喝了反而流鼻血,夜里更烦躁了。”
秦慕伊笑着摇头:“人参性温力猛,孩子本就阴虚有热,用之如同火上浇油;太子参性平偏凉,补而不燥,其皂苷含量虽不及人参,但多糖和氨基酸更丰富,适合小儿娇嫩之体。这就像给干涸的土地浇水,猛灌洪水只会冲垮田埂,细雨滋润才能渗透滋养。”她将药材倒入砂锅,“这药需用文火慢煎,加三颗红枣、一片生姜做药引,煎取药液150毫升,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后给孩子喂些米汤养胃。”
半个时辰后,药液煎好,呈浅褐色,散发着淡淡的甘香。妇人小心翼翼地用小勺给瑶瑶喂药,出乎意料的是,往日喂药如同打仗的孩童,这次竟乖乖咽了下去,小眉头都没皱一下。
一个时辰后,奇迹悄然发生。瑶瑶原本急促的呼吸渐渐平稳,胸口的汗渍不再增加,脸色泛起一丝红晕。又过了两个时辰,仆妇惊喜地来报,小郡主竟主动要水喝,还吃了半小碗小米粥,虽然依旧虚弱,却已能睁着眼睛看人了。
洛风诊脉后颔首道:“脉象较前有力,气阴渐复,但仍需巩固。”随即写下第二剂方子,“太子参减至12克,去生地黄,加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继续健脾益气。明日再来复诊,我会根据情况调整药方。”他特意嘱咐,“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多吃山药粥、莲子羹之类的温补食物,夜里注意不要盖太厚的被子,保持室内通风。”
妇人捧着药方泣不成声,管家连忙奉上重金,洛风却只取了寻常诊金:“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本是分内之事。若真心感谢,不如多救济巷陌间的穷苦孩童,他们更需要药材滋补。”
妇人连连应诺,抱着渐渐安睡的瑶瑶乘车离去。伙计们围上来啧啧称奇,阿福挠着头皮道:“师父,这太子参也太神了!之前小郡主用了那么多贵重药材都没用,您这方子一剂就见效!”
洛风擦拭着手上的药渍,声音温和却有力:“不是太子参神,是对症用药的功劳。瑶瑶这病是热病后期气阴两伤,属虚证而非实证。小儿为‘纯阳之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若用温燥补品只会耗伤阴液,加重虚火。太子参的精妙之处就在于‘甘平二字,其含有的太子参皂苷能益气而不助火,多糖能滋阴而不恋邪,氨基酸能补充营养而不碍消化,正好契合小儿体质特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秦慕伊取出炮制好的太子参饮片:“而且太子参的炮制也有讲究,我们常用的是生太子参,若用于脾虚腹泻,可炒用增强健脾之力;若用于阴虚口干,可蜜炙增强润肺之功。刚才给瑶瑶用的生太子参,就是取其益气生津之力最强,待病情好转后,还可将太子参研成细末,加入粥中服用,既方便又能持续滋补。”
洛羽在笔记上详细记录着,忽然抬头问道:“爹,太子参除了治小儿虚汗,还能用于哪些病症?它的化学成分还有其他妙用吗?”
“问得好,”洛风赞许道,“太子参的应用很广。比如治成人气虚乏力、食欲不振,可配党参、白术;治肺虚燥咳,可配沙参、玉竹;治心悸失眠,可配酸枣仁、远志。现代还发现,太子参的多糖成分能降血糖、调节血脂,皂苷类有抗疲劳、抗氧化的作用,对于体质虚弱、慢性疲劳综合征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但要记住,药材再好也要辨证使用,就像这太子参,虽平和却也不是万能的,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症灵活搭配。”
夕阳斜照进医馆,将药柜上的太子参饮片染成暖金色。洛风看着儿子认真记录的侧脸,又望向妻子温婉的笑容,对伙计们道:“今日这个案例,你们要好好记取。学医不仅要识药的形,更要知药的性,明药的理。太子参虽不如人参名贵,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奇效,这便是‘药无贵贱,对症则良的道理。”
阿福捧着刚抄好的笔记,满脸敬佩:“师父放心,我这就把太子参的特征、成分和今天的案例背熟,以后遇到气阴两虚的病人,就知道该怎么用太子参了。”
秦慕伊将晾干的太子参收进药罐,轻声道:“太子参的用法还有很多,比如治小儿疳积,可配鸡内金、山楂;治产后体虚,可配当归、枸杞;治久咳不愈,可配川贝、百合。但无论哪种用法,都要遵循‘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根据具体症状调整配伍和用量。”
洛羽合上笔记,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爹,娘,我今天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说太子参是‘孩儿参,它的温和之力最适合滋养孩童的正气。以后我一定要把每种药材的特性都吃透,像你们一样用良方救治病人。”
洛风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望向窗外渐浓的暮色:“学医之路漫漫,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就像这太子参,生于山野却能滋养元气,看似平凡却蕴含生机,医者亦当如此,心怀仁术,润物无声。”
医馆的灯笼次第亮起,将众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朱雀街的晚风带着药香掠过窗棂,仿佛在诉说着中医药的古老智慧。洛风一家与伙计们关于太子参的讨论还在继续,那些关于植株特征、化学成分和配伍玄机的话语,随着药香融入夜色,成为济世医馆又一段温暖的行医传奇。而那株摆在桌上的太子参植株,叶片上的露水早已蒸发,却在众人心中种下了对中医药更深的敬畏与热爱。
喜欢。
第778章 穿越之济世医馆太子参 温补良方救稚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