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9章 穿越之济世医馆讲黄芩[2/2页]

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 御风小说实名刘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热,又能安胎。我祖母怀我叔父时,就靠这个方子保住了胎。但切记,必须是热证才行,虚寒体质的孕妇绝不能用。”
     柱子追问:“那是不是所有人上火都能吃?”
     洛风摇头:“它是苦寒药,像一把利剑,用对了能斩病,用错了会伤脾胃。比如有人拉肚子是因为着凉,吃了黄芩只会更严重。所以必须辨证,看是实热还是虚热,有没有湿邪,这才是用药的关键。”
     四、化学成分:苦寒背后的科学密码
     “你们可能觉得中药只讲经验,”洛风拿出一本线装书,“其实古人早就在摸索它的成分了。现代研究发现,黄芩的苦味来自一种叫‘黄芩苷的物质。”
     他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分子结构:“这黄芩苷能抑制细菌和病毒,所以能消炎退烧。还有黄芩素,能扩张血管,降血压;汉黄芩素呢,对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
     秦慕伊补充:“最神奇的是,这些成分会随炮制方法变化。生黄芩清热力强,酒炒后能上行,治嗓子疼;炒炭后止血效果更好,比如咳血、便血都能用。”她指着药柜:“你们看,咱们分了生黄芩、酒黄芩、黄芩炭,就是这个道理。”
     五、治疗案例:两则故事见真章
     “光说理论太枯燥,”洛风呷了口茶,“我给你们讲两个故事。”
     案例一:小儿肺热咳喘
     “前年冬天,城西张屠户的小儿子,三岁大,咳嗽得像破锣,痰黄得带血丝,晚上烧到胡言乱语。请了好几个大夫,用了退烧药也没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去看时,孩子嘴唇干红,小手滚烫,舌红苔黄。这是肺热壅盛,得用黄芩配桑白皮、知母。我开了三剂,让他母亲煎药时加三颗冰糖调味。”
     “第二天复诊,孩子烧退了些,痰也少了。我又加了点川贝,第五天就好了。张屠户送来一块五花肉,说这黄芩比刀子还厉害,把‘火给刮干净了。”
     案例二:妇人湿热带下
     秦慕伊接过话:“我也说一个。去年春天,针线铺的王嫂子,白带又黄又臭,腰还疼,用了不少洗液都没用。我看她舌苔黄腻,脉滑数,是湿热下注。”
     “用黄芩配黄柏、车前子,再加了点薏苡仁健脾祛湿。她嫌苦,我教她用纱布把药包起来煎,药渣用来泡脚。一周后她来谢我,说不仅白带正常了,连多年的脚气都好了。”
     她笑着说:“这就是中药的妙处,一味药能治多种病,关键在配伍。”
     六、结语:药如良友,贵在相知
     暮色渐浓,洛风收起黄芩:“今天说的这些,你们要记在心里。黄芩虽普通,却能在关键时刻救人命。它生长在贫瘠之地,却攒足了力气为人体祛邪,这不正是‘苦己利人的品性吗?”
     秦慕伊点亮油灯:“就像咱们医馆的伙计,每天劈柴、碾药、照顾病人,看似平凡,却都是在积德行善。”
     阿竹望着药柜里的黄芩,突然说:“洛先生,秦姑娘,我懂了。以后抓药时,我不仅要看清分量,更要想想这药的性子,是不是真合病人的证。”
     洛风与秦慕伊相视一笑。檐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黄芩的标本上,那深黄的断面仿佛透出微光,像无数医者仁心,在岁月里静静流淌。
    喜欢。
  

第729章 穿越之济世医馆讲黄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