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2章 想让年轻人多见见世面[2/2页]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狮城布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围的人纷纷点头,看向沈良的眼神中都带着担忧和质疑。
     沈良端着饭盒,面不改色地坐在角落里。他能感受到周围投来的各种目光,有同情的,有担忧的,也有等着看好戏的。
     “沈科长,您真的有把握吗?”坐在对面的一个年轻技术员小声问道。
     沈良放下筷子,环视了一圈周围的人:“把握?”他的声音不大,但在嘈杂的食堂里却显得格外清晰,“我只知道一个道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食堂里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了沈良。
     “有些人天天在这里嚼舌根,有这个时间,不如多想想怎么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沈良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刘振华,“技术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说完,他端起饭盒就走了,留下一屋子面面相觑的人。
     刘振华的脸涨得通红,但又不敢当面反驳什么。
     技术交流会的前一天晚上,沈良在办公室里做最后的准备。他面前摊开着一沓厚厚的资料,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技术参数和理论公式。
     这些都是他根据前世的记忆,结合当前的技术水平整理出来的。有些观点在这个时代看来可能有些超前,但都是有理论依据的。
     正当他专心致志地复习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
     “沈科长,这么晚还在加班?”
     沈良抬头一看,是厂长张建国。
     “厂长,您怎么来了?”沈良连忙起身。
     张建国走进来,看了看桌上的资料,点头道:“明天就要开会了,准备得怎么样?”
     “基本准备好了。”沈良如实回答。
     张建国在椅子上坐下,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小沈,我知道厂里最近风言风语很多。说实话,让你去参加这次会议,我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沈良沉默地听着。
     “省里的领导点名要咱们厂派人参加,说是要交流连铸技术的最新进展。”张建国继续说道,“厂里其他的技术骨干,要么年纪太大,要么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你最合适。”
     “厂长,我不会让您失望的。”沈良认真地说道。
     张建国拍了拍沈良的肩膀:“我相信你。但是小沈,你要明白,这次会议不仅仅是技术交流,更是咱们厂对外展示实力的机会。成功了,咱们厂的声望会更上一层楼;失败了……”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沈良深吸了一口气:“厂长,我明白。我会全力以赴的。”
     张建国点点头,起身准备离开:“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早起赶火车。”
     “厂长,”沈良突然叫住了他,“如果我在会议上提出一些比较超前的观点,您能支持我吗?”
     张建国愣了一下,然后笑道:“只要是有道理的,我当然支持。搞技术的,就应该敢想敢说。”
     “谢谢厂长。”
     第二天一早,沈良提着一个简单的公文包,踏上了前往省城的火车。
     在火车上,他再次翻阅着准备的资料。这次技术交流会的主题是“连铸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参加的都是省内冶金行业的顶尖专家。
     沈良知道,凭借自己目前在厂里的那些小改进,确实还不足以在这样的场合立足。但是,他有一个秘密武器——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深刻了解。
     他要在这次会议上抛出几个前瞻性的观点,不求所有人都能理解,但至少要让他们意识到,这个年轻人不是来凑数的。
     火车缓缓驶入省城车站。沈良走下火车,看着这座在1980年还显得有些破旧的城市,心中充满了期待。
     今天,就是他正式向这个行业宣告自己存在的日子。
     会议在下午两点开始,沈良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会场。工业大厦的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他们大多年纪较大,穿着中山装或者灰色的工作服,正在小声地交谈着。
     沈良环视了一圈,发现自己确实是在场最年轻的一个。有几个人已经注意到了他,目光中带着明显的质疑。
     “这位小同志是哪个单位的?”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专家问道。
     “红星钢铁厂,技术科科长沈良。”沈良礼貌地介绍自己。
     “红星钢铁厂?”那个专家皱了皱眉,“就是最近搞了点小改进的那个厂?”
     “是的。”沈良点头承认。
     周围的人交换了一下眼神,有人小声嘀咕:“怎么派这么年轻的人来?”
     “可能是想让年轻人多见见世面吧。”
     “见世面是好事,但这种场合……”
     沈良没有理会这些议论,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继续看着自己的资料。
     两点整,会议正式开始。
     主持会议的是省冶金局的王处长,他先是简单介绍了会议的背景和目的,然后开始邀请各位专家发言。
    喜欢。
  

第342章 想让年轻人多见见世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