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军械,由户部、兵部全力保障,不得有误!若有延误克扣,朕唯你们是问!”这是部分采纳了君临渊的第一策,但规模缩小,且不动京畿根本。
“儿臣遵旨!”君逸辰肃然领命。
皇帝的目光再次回到君临渊身上:“封锁商路,断敌补给,此乃釜底抽薪之良策!然,需掌握分寸,不可激起民变。着,即日起,北境、西境、南境各边州府,严查与北漠、西狄、南诏之盐、铁、粮、药、战马等禁运物资交易!凡大宗交易,无论官私,一律暂停,待核查无误后方可放行!凡查获走私者,货物充公,主犯立斩,从犯流放三千里!此令由枢密院会同刑部、大理寺督办,贤亲王总揽!务必斩断伸向我天圣之黑手!”这一条,几乎全盘采纳,并赋予了君逸辰极大的执法权。
“儿臣领旨!”君逸辰再次应道,眼中精光闪烁。
“至于第三策……”皇帝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冰冷,“天机阁,由贤亲王执掌。朕准你,动用一切资源,不惜代价,深入三国!朕要知晓其一兵一卒之动向,一粮一草之储备!更要……查明所有胆敢通敌卖国者!无论其身份如何显赫!凡有确凿证据,朕,许你先斩后奏之权!”最后一句,带着凛冽的杀意,让殿中不少官员心头一寒,尤其是那些心中有鬼之人。
“儿臣领旨!必不负父皇所托!”君逸辰的声音带着凝重与决心。
皇帝的目光最后扫过三国使臣,尤其在阿史那图强自镇定的脸上停留片刻,缓缓道:“朕的旨意,尔等可听清了?天圣,不惹事,但绝不怕事!朕的刀锋,利否?朕的边关,固否?尔等,好自为之!退朝!”说完,他不再看任何人,在太监的搀扶下,转身,步伐有些虚浮地离开了御座,走向后殿。
“恭送陛下!”百官齐声高呼,声音中充满了震撼与复杂。
君临渊站在原地,看着皇帝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身旁目光坚定的君逸辰,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虽然未能尽全功,但皇帝终究采纳了最核心的部分,尤其是赋予了君逸辰“先斩后奏”之权,这无疑是一柄悬在内外敌人头顶的利剑!而萧远山的当庭受罚闭门,也暂时压制了朝中那些主张和谈的声音。
铁壁正在构筑,釜底已然架起,鹰瞳即将刺破迷雾!这盘棋,远未到终局!
喜欢。
第216章 渊王献策固边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