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形成林带,这片‘木之林便如同一片巨大的肺叶,能将那‘火所产生的烟尘毒气过滤、吸收、沉降!同时,树木的根系又能涵养水源,稳固水土,为百工之业提供一个更稳定、更长久的环境。此,便是‘以木制火的格物之道!”
他又将木杆指向了“土”字。“火能生土。高炉燃烧之后留下的炉渣煤灰其性属‘土。在黑水镇,它们是被随意丢弃的废物,是污染土地的‘毒土。但在我清溪城,它们却是‘宝贝!”
“将这些废土与黏土、河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便能制成比寻常土坯坚固百倍的新式砖石。此,便是‘火生之土,亦可为基的循环之道!”
接着是“金”与“水”。“土能生金,金能生水。在我看来,‘金代表的是一切坚固、致密、具有过滤和分离作用的物质,比如我们脚下的沙石,比如我们煅烧出的石灰。”
“所有工坊、民居排出的废水浊流乃是‘污秽之水,若任其直入河道便是‘水毒,必将遗祸无穷。如何治之?”
“当效仿自然,筑多级塘堰,先以沙石为‘金层层过滤,去除其中大的悬浮之物;再投入石灰中和其酸碱;最后再引其流入大片湿地,种上芦苇菖蒲,以‘木之根系吸其污浊。”
“如此一级级净化下来,待其重归清澈方能汇入清溪奔流入河。这便是‘以金生水,以水养木,木净水源的和谐之道!”
……
张大山侃侃而谈,他将那看似玄之又玄的“五行”理论,用一个个具体、生动且充满了科学逻辑的“格物”实例,进行了全新的、颠覆性的解读。在他的口中,“风水”不再是寻找龙脉宝穴的迷信,而是通过对风向、水文、日照的科学勘探,对城市进行最合理的、趋利避害的功能分区!“相生”不再是空泛的哲学概念,而是指代物质的循环利用与能量的有效转化!“相克”也不再是简单的相互克制,而是指代利用一种自然力去平衡和消解另一种力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番惊天动地的新解,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是如痴如醉,目瞪口呆。
那些格物院的学子们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他们所学的那些看似“西来”的格物之学,竟然能与华夏最古老的哲学思想进行如此完美的、令人震撼的结合!这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通往更高深知识殿堂的大门!
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们,虽然听不懂那些深奥的理论,但他们能听懂安国公说的那些关于和泥制砖、过滤污水、植树防烟的法子,都是实实在在的、有道理的、能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诸位,”张大山最后总结道,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与远见,“黑水镇走的是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霸道,他们求的是一时之利,牺牲的却是万世之基。而我清溪城要走的,是一条道法自然、生生不息的王道。”
“我们或许会走得慢一些,但我们的每一步都将走得更稳、更远。两年之后,世人将会看到,真正的财富并非来自对天地的无情掠夺,而是来自与这片土地的……和谐共生。”
他的话如同定海神针,彻底扫清了众人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为清溪城接下来的建设注入了一股坚不可摧的、源自思想深处的……强大灵魂!
喜欢。
第594章 五行之说,格物新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