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84章 边关永固,百年之功[1/2页]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白狼原的硝烟,早已散尽。但那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却如同一场永不停歇的春雨,在接下来的数年之间,无声地,滋润着整个大宁帝国的北方疆域。
     曾经,这里是帝国最敏感、最脆弱的伤口,是风沙、贫瘠、与无休止的战争的代名词。而现在,这里,却变成了一片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的……热土。
     ……
     变化一:永固的边关,流动的长城。
     “征北线”铁路,这条在战火中诞生的钢铁巨龙,在战后非但没有停下它延伸的脚步,反而以一种更为迅猛的姿态,向着草原的更深处咆哮而去!它的终点没有停在狼居胥山,而是,一路向北,再向北!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竟奇迹般地抵达了那片被称之为“北海”的、传说中的淡水之畔!
     铁路,如同一根巨大的、坚不可摧的“定海神针”,将这片广袤无垠的、曾经桀骜不驯的漠北之地,牢牢地钉在了大宁帝国的版图之上!而沿着这条数千里长的铁路线,一座座崭新的、以“军屯”与“商贸”为核心的“铁路新城”,星罗棋布地拔地而起。
     ——“镇北城”、“怀远城”、“安西城”……
     这些新城,不仅是繁荣的商业中心,更是坚固的军事堡垒!城内有宽阔的兵营,有巨大的武库,有高耸的烽火台。城外则是成片成片的、由驻屯的士兵开垦出的万顷良田!他们春种秋收,闲时为农。一旦有警,便可立刻披甲执锐,登上火车,在一日之内抵达边境的任何一个角落!
     年轻的屯军百夫长王二狗,如今再也不用像他的父辈那样,蜷缩在阴冷潮湿的土堡里,时刻担心着不知何时会从地平线上冒出来的蛮族骑兵。他现在住的是用“安国公”发明的改良土坯建造的、冬暖夏凉的营房。每日清晨,他会先带领手下的士兵,去城外那片用曲辕犁开垦出来的田地里劳作一个时辰。然后,再去靶场,练习他那支能精准命中三百步外草人的“神机步枪”。
     到了下午,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站在城头,看着那钢铁巨龙般的火车,在一声悠长的汽笛声中,满载着南方的丝绸、茶叶和各种新奇的工业品,缓缓驶入车站。又在傍晚时分,满载着草原的皮毛、矿石和牛羊,向着内地呼啸而去。他知道,只要这条铁路还在,只要他手中的步枪还在,这片土地,就永远姓“宁”。
     这是一种全新的、更为高效的边防模式!——以铁路为骨,以新城为点,以军屯为基。一张覆盖了整个北境的、动态的、有生命的“立体防御网络”,彻底取代了那道古老而又笨重的万里长城。从此,大宁的边关固若金汤,再无外患之忧。
     变化二:部落的消融,文明的同化。
     那数十万被俘虏以及后续被拆分、被迁徙的草原部落,他们的命运也在这场时代的洪流之中走向了全新的方向。
     一部分青壮劳力被送往了帝国南方的矿山和工坊。他们在那里或许会辛苦劳作一生,但他们的后代却有机会进入格物院的“学徒班”,学习一技之长,彻底摆脱他们父辈的命运。
     而更多的老弱妇孺则被安置在了那些“铁路新城”的周围。他们放下了手中的弓箭,拿起了张家农具厂生产的“神钢”犁头。他

第584章 边关永固,百年之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