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人们挥舞着手中的银票疯狂地冲向上游的林场。
无数原本因为没活干而赋闲在家的伐木工、船工、搬运工瞬间成了最抢手的香饽饽。
工钱一天一结一天一涨!
一个普通的伐木工干上一天就能拿到过去半个月才能挣到的工钱。
整个苏州的经济都被这股来自京城的采购狂潮彻底引爆了。
同样的景象还在湖广的产粮区、蜀中的矿区、北方的煤窑……在大宁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同步上演。
青石商会那张庞大的商业网络在得到了一千三百万两这股恐怖的资本洪流的加持后,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心脏将资本的血液通过一条条商业动脉泵向帝国的四肢百骸。
无数濒临破产的作坊起死回生,无数赋闲在家的百姓找到了工作,无数停滞不前的市场重新焕发了活力。
原本因为旧势力被打倒而有些动荡的商业秩序,在这股纯粹的、强大的、无法抗拒的经济浪潮面前被迅速地抚平、重塑。
没有什么比切实的利益更能稳定人心。
皇宫,内阁议事厅。
新任的户部尚书正手捧一份刚刚汇总上来的各地税收报告,激动得满脸红光。
“陛下!大喜啊!”
“仅仅是过去的一个月我朝商税一项就比去年同期暴涨了五成!其中以江南、湖广等地涨幅最为惊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啊!”
皇帝接过报告看着上面一个个喜人的数字龙颜大悦。
他看向张小山和张豆子感慨道:“朕现在才明白什么叫‘放水养鱼。过去总想着如何从百姓口袋里收税,却不知先把钱给他们让他们富起来,这水池大了鱼多了能收上来的税自然也就更多了!”
张小山躬身道:“陛下圣明。此番革新不仅是为国家工程筹措了资金,更是将一股巨大的活力注入了整个民间经济。资本流通百业兴旺国库充盈,此乃一举多得之良策。”
这番话让在场所有曾经对“股票”心存疑虑的朝臣都心服口服。
事实胜于雄辩。
这场由张家主导的金融革新在短短一个月内便已经展现出了它那点石成金的魔力。
三日后,燕山脚下旌旗招展人声鼎沸。
超过三万名从全国各地招募而来的工匠齐聚于此。
他们的脸上没有背井离乡的愁苦,反而洋溢着对未来的期盼和激动。
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仅能拿到远高于家乡的工钱还能吃饱饭有地方住,甚至他们的子女还能优先进入格物院新开办的“工匠夜校”读书识字。
高台之上张铁牛身披一身便于行动的劲装,亲自擂响了开工的第一声巨鼓。
“咚——!”
雄浑的鼓声在山谷间回荡。
台下三万名工匠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开工!”
随着张铁牛一声令下,无数的格物院学子手持着各种精密的测量仪器奔赴各个区域。
他们用标杆和绳线在荒芜的土地上勾勒出了一座座未来高炉、厂房、宿舍区的宏伟蓝图。
而在他们的身后数以万计的工人挥舞着崭新的工具,吼着整齐的号子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建设。
开山、平地、奠基、筑路……一派惊心动魄的建设场面在这片沉寂了千年的土地上轰然展开。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正在参与的不仅仅是建设一座工厂,他们是在铸造一个帝国的未来。
喜欢。
第529章 金融革新,初见成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