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4章 应对得体,不卑不亢[2/2页]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会毫不犹豫地予以打压甚至铲除。”
     “你如今锋芒初露,被他们盯上,倒也不算意外。”
     周先生的分析,与张大山的想法不谋而合,更让他心中警铃大作。
     “那依先生之见,这份呈报……小子该如何落笔?”张大山恳切求教。
     “关键在于八个字。”周先生伸出手指,在空中比划着。
     “实处着墨,虚处藏针;不卑不亢,外圆内方。”
     “哦?”张大山和小山都凝神细听。
     “所谓‘实处着墨,”周先生解释道,“便是对于那些已经摆在明面上、官府已经看到、或者容易验证的东西,比如水车的外形、砖坯的坚固、堆肥的材料等,你要写得尽量详实、具体,让人觉得你确实是尽心尽力,毫无保留。”
     “要多写你如何辛苦尝试,如何历经失败,如何克服困难,才侥幸成功的‘过程,以彰显你的‘勤劳与‘不易。”
     “至于‘虚处藏针,”他话锋一转,“便是对于那些涉及到核心原理、关键配方、精密构造的部分,则要巧妙地‘藏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以用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词语,比如‘偶得古法启发、‘反复试凑比例、‘仿照旧物改造等等,将其模糊化、简单化。”
     “或者干脆就避而不谈,只强调其最终效果,而不解释其内在原理。”
     “总之,要让外人看起来,你这些成就,主要是靠着一股子农民式的‘笨功夫、‘土办法和‘好运气得来的,而非什么高深的、系统的理论知识。”
     “至于‘不卑不亢,外圆内方,”周先生继续说道,“则是指你在呈报中的态度和语气。”
     “对官府,对县尊,要极尽恭敬谦卑之词,要处处体现你‘忠君爱民、‘努力生产、‘不敢给朝廷添乱的‘赤诚之心,这是‘外圆。”
     “但同时,在涉及自身根本利益和核心秘密时,又要守住底线,寸步不让,绝不因为对方是官府就轻易妥协或全盘托出,这是‘内方。”
     “要写出一份,既让上官觉得你‘态度诚恳、内容详实、颇有价值,又让他觉得你这些本事‘虽好却也有限、乃时势造就、难以大规模复制的呈报。”
     “这其中的火候拿捏,就看你自己的悟性了。”
     周先生的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张大山瞬间茅塞顿开,心中豁然开朗。
     他知道该怎么写这份呈报了。
     “多谢先生指点。小子……明白了。”他再次起身,深深作揖。
     “嗯。孺子可教。”周先生欣慰地点点头,“你且说个大概思路,老夫再帮你斟酌一下措辞。”
     于是,张大山便将自己按照周先生指点、重新构思的呈报内容,大致说了一遍。
     周先生则不时地提出修改意见,将一些过于直白或可能引人深究的词句,替换成更稳妥、更含蓄的表达方式。
     两人反复推敲,字斟句酌。
     直到深夜时分,一份既能满足官府要求、又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家秘密的呈报腹稿,才终于初步成型。
     回到家中,张大山立刻将小山叫到书房。
     他按照与周先生商议好的思路和措辞,开始口述。
     小山则提起崭新的毛笔,铺开略显粗糙却也平整的草纸,凝神屏气,一笔一划地认真记录下来。
     他的字迹,经过周先生这段时间的悉心教导,已经变得相当工整清秀,颇有几分风骨。
     遇到父亲口述中不太明白的地方,他会立刻提出来,父子俩再一起讨论、修改。
     石头和铁牛、花儿、王氏等人,虽然帮不上具体的忙,但也都没有睡去,或是默默地守在门外,或是帮忙研墨、整理纸张,用无声的行动表达着对这件关乎全家命运的大事的关注和支持。
     这一夜,张家新房的书房里,灯火通明,直到天快亮时才渐渐熄灭。
     一份凝聚了全家智慧和心血,措辞谨慎、内容“详实”却又暗藏玄机的《论耕器修治及沃壤之术疏》的呈报,终于完成了初稿。
     张大山拿着这份沉甸甸的文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相信,这份呈报,应该能暂时应付过去。
     至于它最终会带来怎样的后续影响,是福是祸。
     那就只能……静观其变,随机应变了。
    喜欢。
  

第154章 应对得体,不卑不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