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章 换取粮食,暂解温饱[2/2页]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识货,就厚着脸皮拿来请您再给瞧瞧。”
     他说着,便将几个麻袋一一解开,把里面的药材都倒在了地上铺开的一块旧布上。
     黄芪、柴胡、泽泻……还有一些他自己也不太确定的。
     虽然都经过了初步的清洗和晾晒。
     但比起上次在客栈后院看到的那些专业药材贩子处理的货,依旧显得有些杂乱和粗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四海却并没有嫌弃。
     他俯下身,仔细地拿起每一份药材,认真地辨认、掂量、嗅闻。
     他的表情很专注,时不时地点点头,或者微微皱一下眉头。
     “嗯……黄芪年份还行,就是处理得糙了点,泥沙没去干净。”
     “这柴胡不错,根条粗壮,香气也正。”
     “泽泻、蒲公英这些就一般了,量也少了点。”
     “这几样……嗯,似乎是……白术和防风?倒是也能入药。”
     他一样样点评着,显得非常专业。
     张大山和石头在一旁紧张地听着,大气不敢出。
     “总的来说呢,”赵四海站起身,总结道,“东西是正经的山货,也确实是药材。”
     “就是品相和处理上,差了点火候。”
     “这样吧,张老哥,”他沉吟了一下,给出了一个价格,“这些货,我也不跟你细算了,总共打包,给你……五两银子。你看如何?”
     五两银子。
     这个价格,说实话,比张大山预期的要低一些。
     他原本以为,这么多药材,至少能值个七八两。
     但他知道,自己现在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
     对方是唯一的买家,而且药材的处理确实不够专业。
     能换回五两银子,已经算是不错了。
     最重要的是,他今天的目的,并非完全是为了钱。
     “赵掌柜……”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小心翼翼地开口道,“实不相瞒,俺这次来,主要不是为了卖钱。”
     “哦?”赵四海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
     “俺……俺是想……用这些药材,跟您换点东西。”张大山说道。
     “换东西?换什么?”
     “换三两银子的粮种。”
     张大山郑重地说道,“俺想换点好的粟米种、麦种、豆种,如果有稻种,也换点稻种。”
     “剩下的银子换两百斤的粟米。”
     “家里那几亩地太差了,要是没有好种子,怕是秋后颗粒无收。”
     “俺知道赵掌柜您路子广,见识多,肯定知道哪里有好的粮种卖,或者……您商队里就带着?”
     他将自己的真实目的和盘托出,语气充满了恳切。
     赵四海闻言,再次打量了张大山一眼。
     用价值不菲的药材,不换现钱,却要换最基本的粮种?
     这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但也让他对眼前这个农夫,多了几分欣赏。
     不贪图眼前的银钱,而是着眼于长远的生计。
     这是个有脑子,也有韧劲的人。
     这样的人,值得结交。
     “哈哈,张老哥,你倒是实在人。”赵四海笑道。
     “粮种的事儿,好说。”
     “兄弟我这次带来的货里,正好就有一些从北方贩来的、据说抗旱耐瘠的优良麦种和粟米种。”
     “豆种和稻种也有一些。”
     “既然老哥你需要,那咱们就按市价,用你这药材的价钱,给你折算成粮种。”
     “保证给你选最好的,分量也给足。你看咋样?”
     “哎呀。那……那可真是太谢谢赵掌柜了。”
     张大山闻言大喜过望,激动得连连作揖。
     这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他最担心的就是换不到好种子,没想到赵四海这里竟然就有。
     “客气啥。”赵四海摆摆手,“咱们以后还要长期合作呢。”
     他当即便吩咐管事,按照刚才谈好的三两银子的价格,去车队里取来相应价值的、最好的粮种。
     很快,管事便用几个干净的麻袋,装来了沉甸甸的种子。
     金黄饱满的粟米,颗粒圆润的冬小麦,还有黑黝黝、油光发亮的黄豆和绿豆,还有金黄的稻种。
     赵四海还特意多给了一些,算是添头。
     张大山仔细检查了种子的质量,确认都是饱满干燥的上等货色,没有发霉虫蛀的痕迹。
     赵掌柜也把剩下的两百斤粟米准备好。
     看着眼前的粮食。
     张大山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至少目前能解决温饱问题了。
     也不担心来年粮种问题了。
    喜欢。
  

第23章 换取粮食,暂解温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