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0章 最好的时代,来了[1/2页]

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 醒酒的肉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志东,怎么样?”
     企鹅五虎,里面技术最好的其实不是马画藤,而是张志东。
     每次「光线特效」上大项目,张志东就直接坐飞机从鹏城飞过来,属于两边跑的状态。
     “陈总早!”
     “哎呦,你这昨天晚上又没回去?”
     “都习惯了。”张志东从电脑前起来,行军床就靠着桌子。
     这家伙只要进入状态,经常性的就是不回家,晚上干到凌晨,直接在行军床上休息一会儿,然后接着干。
     “李总,听说这次特效的镜头比以往要多的多,所以我没敢耽搁,赶紧就过来了。”
     “任务确实挺重的,但该休息还是要休息,别把身体给累垮咯。”李琦拍了拍他的肩膀,“该休息要休息,只要身体好,才能做出好东西。”
     “放心李总,我天生就是睡四个小时就生龙活虎的人。”
     其实华夏的特效之所以落后于米国,很大的原因在于资本运作不流畅,版权问题、DVD光碟,极大地限制了电影行业的收益,许多电影都赔本,更没有闲钱来养特效公司。
     另外一个就是华夏人工成本低,技术贵,比如拍一个五百人的大场面,用群众演员,三万块钱就可以搞定,用特效十万块钱起步。
     米国则相反,人工贵,用特效十万搞定,用人工可能要二十万,相比而言技术更便宜。
     这也是为何李琦要做特效的原因。
     《魔幻手机》《宝莲灯》练兵,《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则是真正地拉出来打一仗。
     米国的特效公司特效价格高、傲慢,我们「光线特效」的技术不差、价格还低、服务还好,你不找我们,找谁?
     李琦看着忙碌的众人,“在这里宣布一个计划。”
     “我将拿出来《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票房的百分之一,给大家发奖金。”
     “好,鼓掌!”张志东率先鼓掌。
     众人也跟着鼓掌,“谢谢李总!”
     等李琦下楼了,「光线特效」的员工们深吸一口气,进入奋战状态。
     在他们眼里,奖金这东西很虚无缥缈。
     就算是一千万票房,百分之一也才十万块钱。
     2000年,一个程序员的工资,年薪大概是五万块钱。
     「光线特效」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招的员工。
     「光线特效」如今有两百多好员工,平均下来一个人也才五百块钱,真没多少钱……但人们聊胜于无。
     相比而言,他们更在乎工资,所以按质按量的完成任务,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
     2001年的内国内电影趋势,可以剖成两半说。
     上半年寂寥没啥水花,下半年则是闹腾的不行。
     6月份,《卧虎藏龙》喜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外语片,消息一出,在两岸三地喧嚣尘上。
     无数人为之喝彩,吹捧李氨为亚洲第一导演的名头。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特效制作期间,李琦也在关注着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虽然前世有印象,但有些细节却无法记的那么清晰。
     除此之外,最跳脱的就是冯裤子。
     “冯裤子重试贺岁电影的旗帜,拍摄贺岁电影《大腕》”
     “年轻一代导演陆钏拍摄处女作《寻枪》,姜纹出演、监制……”李琦看着这新闻,忍不住一乐,“这孙子拍了二十年,怎么越拍越回去了?

第150章 最好的时代,来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