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章 一首名曲的诞生[2/2页]

重生1987:能苟才能浪 高鸟二月恨长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一些,简单一些,可以用多段落的方式来重复填词。”
     借助加速卡,赵海生早就在大脑里听了好多遍《童年》,现在对着穆洋开始逆向创作,竟然也分析得头头是道。
     “旋律你有眉目了吗?”穆洋问。
     “琴来!”赵海生大喝一声。
     在键盘上摸索了几遍,终于弹出来了:
     “哆米米 米拉西拉,拉拉索哆哆哆拉哆拉索
     哆米米 米拉西拉,拉拉索哆哆哆拉哆拉来
     ……”
     “旋律就这么四句吧,我觉得够了,每段旋律可以填15到20个字,基本旋律不变。剩下的就是好好填词了。”赵海生说道。
     “要是能录下来就好了!”穆洋崇拜地说,眼睛里冒着小星星。
     心里稍微有点惭愧,不过穿越者都是厚颜无耻之辈,哪里还顾得上这个。
     “写完谱子,有点虚弱,我得充点电啊。”赵海生觉得自己越来越厚脸皮了,不知道真正的才子怎么样,自己这样应该不是独一份。
     “赶紧写歌词,要不然我不理你了!”磨蹭了这么久,穆洋也有点怀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你先听我分析,你听对不对,然后咱们再仔细琢磨歌词。我觉得要有画面感,所有的段落都选取一些代表性的画面,能代表童年的。诗歌诗歌,歌词也是诗歌啊!”赵海生说道。
     “你看我选几个场景,池塘边的榕树、操场上的秋千、黑板上的粉笔,这三个具体形象来描述童年你觉得怎么样?”赵海生问道?
     “继续说。”
     “这些形象都是静态的,写入歌词的时候,一定要加入动态事物来衬托,一动一静,才能抓住眼球,才能有画面感。这样的话,第一段就是这样了。”分析完,赵海生开始写: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写完第一段,赵海生放下笔,说:“第一段就这样吧,咱们一起看看怎么样,第一句我给静物加入知了的声音,第二个秋千用蝴蝶来衬托安静,粉笔嘛,用了儿童视角拟人化的手法。你觉得怎么样?”
     “我来唱一唱听听,歌词太好了,这么短时间你怎么能写这么好,还有理论支持,我也是学中文的,这差距也太大了!”穆洋开始有点语无伦次了。
     “你觉得不错就行,咱们要抓紧时间,我觉得至少得有四五段才能把童年写得丰富起来,这个就像绘画,一段选取一个视角,从四五个不同的视觉去写,才能把童年写活。第二段我准备从心理角度来写,你觉得怎么样?”
     “啊,你不用问我,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吧,要不你念,我来帮你写。”穆洋赶紧说。
     “好,那我说你写啊。”赵海生说道: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
     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
     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
     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
     心里初恋的童年。”
     “第二段主要从心理角度来描述童年的事情。你觉得怎么样?”赵海生问。
     “挺好是挺好,不过‘心里初恋?我没写错吧?”
    喜欢。
  

第44章 一首名曲的诞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