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曹刺史回府之后,就拟出告示,随即贴出来。
     衙门门前有,西城街道上贴了好几处。
     就连东城都贴了两处。
     有些东城的人在西城也有房子,虽然现在在东城住,但西城的事,也该有份参与。
     前些日子登记丈量的时候,很多人就曾议论,这要是干什么,更有甚者,托人去找在衙门里的熟人打听。
     奈何这消息瞒得紧,曹刺史只告诉了崔冲,其它人都不知情,他们也是看到告示才知道。
     当初登记的时候,还有些人嫌烦,不愿意配合,觉得反正也不在那儿住了,没什么要紧。
     可眼下一出告示,听说城西要改造,而且还能以原来的旧宅子换新的,不愿意换新也可以折成银子。
     一时间全城上下都震动。
     西城的穷苦人都觉得被天上掉下馅饼砸中,怎么也不敢相信,这竟然是真的。
     不用花钱就能换套新宅?
     虽然换的新宅要比旧宅小一些,但,那是新的呀。
     他们当中好多人一直到死都没办法住新宅。
     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小点又有什么关系?
     有的能换新宅,有的能换新宅还能得到一些银子,也有的想换大的新宅,需要补上一点银子。
     各种各样,每家每户的情况不尽相同。
     他们一时拿不准,就去问负责的衙役。
     刚开始吵吵嚷嚷,后来按照衙役的要求,按先来后到排号,按号排队,问问题。
     现场人虽多,虽吵,但秩序好了许多。
     而且他们还发现,不论他们问的问题有多么不一样,衙役们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册子,他们的问题都能在册子上找到答案。
     百姓们这才真正意识到,官府是做了详尽且扎实的工作,把西城摸透,了解清楚,这才能做到这种地步。
     惊讶的不只是百姓,还有衙役们自己。
     他们刚来的时候也很紧张,这种事也是头回干,但想到来之前,曹刺史再三叮嘱,不要紧张,莫要慌,按照说好的步骤办,就错不了。
     遇到百姓问问题,就从册子上找答案,前两页都是做的索引目录,一翻就有,一看就知道。
     真是神了。
     大多数西城贫苦百姓的反应都是好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平白捡来的,哪有不答应的道理,生怕答应慢了,官府反悔。
     也有些爱占便宜的,或者家里原来有两处宅子的,父母一处,自己一处,父母不在,房子空着,或者是亲戚的,登记的时候嫌麻烦,不配合,现在知道有好处了,又想往回要。
     还有些已经搬到东城的,本来没当回事,如今要改造,也都回来要补偿。
     这两种情况闹得凶,但好在颜如玉也都预料到,早在册子上给了指示。
     他们这两种人,都被安排另一个办事处进行登记安排。
     还有一种,就是在西城没宅子,听说这种好事,想在西城买房子,买铺子的。
     秋家就属于这一种。
     秋家大爷在西城没产业,原来是根本瞧不上,但现在的局势,再加上对商业的敏锐度,很快就察觉到,西城改造的和边关贸易有关。
     秋

第1511章 全城震动[1/2页]